第三十一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楊登科和聶小菊的猜測沒有錯,猴子果然跑到省裡上訪去了。這是楊登科一位在市委信訪辦開車的人親口告訴他的,說省委有關領導已經對貴都市提出了嚴厲批評,竟然讓猴子這樣倔強的上訪者衝進了省委大院,同時責令市委立即去人把猴子接回來,然後將處理結果向省委領導和省信訪部門作出專題彙報。
楊登科特意把這個信息反饋給董志良,他好像並不怎麼在乎,楊登科也就不好多說什麼了。過了三四天,楊登科又去了趟市委,聽說猴子已被人從省裡接了回來,並遣送回了侯家村。不過市裡不再對猴子的事不管不問,已按照省領導的指示神,安排專人展開了全方位的調查。楊登科深
不安,總覺得猴子的事跟何場長送給他和董志良的錢有什麼聯繫。
楊登科也許是做賊心虛,預到這兩天要出什麼事,所以
得坐臥不寧,下午又開著車出了九中。趕到侯家村,還是沒見到猴子。村裡人說,猴子是被小車送回去的,可小車開走沒多久,又來了幾個人把猴子悄悄帶走了。
那麼猴子被帶到哪去了呢?村裡人不得而知。楊登科在村裡村外轉了許久,又打聽了不少人,還是沒打聽到猴子的去向。後來楊登科到猴子屋後去看了看,猴子承包過的那塊藥材基地早已被圈入芬芳山莊的高牆內,舊跡無覓。
垂頭喪氣回到城裡,楊登科也沒心思回家,走進一個小店子,喝了半宵悶酒。半醉半醒回到九中,已經是夜裡十二點多。上了樓,正要拿鑰匙開門,手機突然響起來。一看是何場長的司機小馬的手機號子,楊登科頓時到不妙,酒一下子全醒了。撳下綠鍵,小馬那急促的聲音就傳了過來:“你是楊科吧?”楊登科說:“我是,小馬你有事嗎?”小馬像是娘改了嫁似的,帶著哭腔說道:“何場長和侯村長被人
走了。”楊登科心裡咯噔一下,說:“你不是在開玩笑吧?”小馬說:“什麼時候了,我還有心思跟你開玩笑?”楊登科說:“被誰
走的?”小馬說:“被檢察院
走的,可能跟芬芳山莊撥給園藝場和侯家村的地皮款子有關。”楊登科說:“兩個人一起
走的?”小馬說:“侯村長昨天就被人悄悄帶走了,可能跟猴子的事有關。據說侯村長進去後經不起敲打,很快將何場長供了出來。看來是惹上大麻煩了。”楊登科努力鎮定著自己,說:“小馬你別急,我跟董局長和袁總他們聯繫一下,也許他們有辦法。”小馬說:“我給他們打了好多電話,他們的手機都不在服務區,一直沒聯繫上。”楊登科想,該出的事終於還是出了。
放下電話後,楊登科覺全身散了架似的,一點力氣也沒有了。他乾脆坐到了地上,
息了好一陣。心緒慢慢穩定了些,才掏出手機去撥董志良的號子。卻如小馬所說,不在服務區。再打他家裡的電話,裡面傳來脆脆的女人的聲音說你要撥打的電話暫不想接聽。
又輪番打了幾次董志良的手機和家裡電話,結果依舊。
也不知過了多久,楊登科才緩緩爬起身,拿出鑰匙,摸索著去開了門。家裡人自然早已睡下,屋裡靜極。楊登科也不開燈,點了一支菸,斜躺在客廳的沙發上猛起來。他覺得腦袋裡
著一團亂麻,扯也扯不清。
只有那隻燃燒著的菸頭在黑暗裡一閃一閃的,有一種夢幻般的神秘。
後來,楊登科腦袋裡那團亂麻竟慢慢成了一隻搖擺不定的大鐘擺,在眼前晃盪起來,晃得他心煩意亂了。一晃一晃,這隻鐘擺又成了一個沉甸甸的包裹,楊登科兀地一驚,忽然從沙發上彈了起來,彷彿一隻受了驚嚇的青蛙一樣。
楊登科猛然想起,何場長送給他的那包大錢還擱在煤屋裡呢。
本來楊登科是一直想著將那包錢轉移個地方的,只是天天跟著董志良在外面跑動,近幾天又被猴子上訪的事揪著心,竟然將那包錢擱到了腦後。現在何場長和侯村長都出了事,那包錢不好就是一包炸藥,不知什麼時候會炸個驚天動地的。
楊登科也來不及細想,立即出門,噔噔噔下了樓。
楊登科進了自家煤屋。他這才發現這個夜晚沒有月光,世界彷彿已陷入一個深深的黑。卻不敢開燈,直到慢慢適應了屋裡的黑暗後,才一步步向牆角靠了過去。
然而,當楊登科蹲下身來,雙手哆哆嗦嗦探向堆著向校長的詩集和那包錢的牆角時,那裡卻空空如也,什麼也不復存在。
楊登科一股跌坐在地上,身上大汗淋漓了。他虛脫得不行,彷彿頓時成了一具沒有知覺的乾屍,散發著怪怪的腐味。夜
暗黑得塗了墨水一般,一種天空即將塌下來的恐懼籠罩著整個世界。其實天真能塌下來,那就好了,便什麼都不復存在了。
拖著艱難的步履回到家裡,把睡中的聶小菊搖醒來,問那堆詩集到哪裡去了,聶小菊卻還懵在鼓裡,不知這麼個時候了,楊登科為什麼會去關心那麼一堆破詩集。
當然聶小菊還是把那些詩集的去向告訴了楊登科。這個時候聶小菊還不知道那堆詩集裡有一包十五萬元的大錢。
這是十幾個小時以前發生的事情。當時聶小菊正在搞衛生,樓下來了收破爛的。收破爛的天天走街串巷,知道一到星期天,學校的老師學生就會打掃衛生,容易收到破銅爛鐵和廢報舊書,於是在門衛那裡打通關節,進得校園,大呼小叫起來。
收破爛的在樓下吊嗓子的時候,聶小菊正好搞完家裡的衛生,忽然想起煤屋牆角那堆擱置了近兩年的詩集,恐怕都快長綠了,何不趁收破爛的在樓下,搬出去賣幾個小錢?於是來到樓下,跟收破爛的說好價錢,讓他過了秤,一肩挑走了。
不想收破爛的興高采烈來到傳達室,剛給門衛三元好處費,準備開溜,向校長從外面回來了。學校是訂了門衛制度的,外面閒雜人等不許隨便進大門,今天收破爛的卻在門衛的眼皮底下大搖大擺挑著破爛進進出出,向校長氣不打一處出,就點著門衛的鼻子罵了兩句
話,要他把收破爛的攔住。門衛沒法,只好把收破爛的喊進了傳達室,裝模作樣訓了幾句。
不想向校長還不肯放手,要門衛好好檢查檢查收破爛的擔子。門衛在破爛擔上一翻,就翻出了舊報紙下的那一捆捆詩集。
詩是向校長一生的追求,他曾經把自己的詩歌創作看得跟自己的生命一樣重要。何況這些詩集都是向校長本人親手包裝好,託楊登科寄給所謂的讀者的,雖然快兩年了,當它們重新出現時,向校長還是一眼就認了出來。向校長眼睛立即就睜大了。他兩下把門衛扒開,趴到挑擔前,捧了一捆詩集,左瞄瞄右瞧瞧,又撕開一角,從裡面出一本,果然不出所料,正是自己的《殘缺的寂寞》。
向校長捧著自己的詩集,足足愣了有兩分鐘之久。
向校長怎麼也沒起到,這些詩集當初楊登科竟然一本也沒寄出去。都說老婆人家的好,文章自己的好,被向校長視若寶貝的詩集在人家煤屋裡睡了兩年大覺,如今又被當作破爛賣掉了,作者本人會是什麼滋味,這是可想而知的。只是向校長有些不懂,楊登科留下他的詩集沒寄走,難道僅僅為了當破爛賣幾個小錢?按說楊登科再缺錢,也不至於這麼缺德吧?何況他並不缺這幾個小錢。這裡面看來有什麼隱情。
向校長不甘心這些詩集就這樣被人當作破爛挑走,於是朝門衛要了一個紙箱,將它們裝到裡面,背了回去。到了家裡,守著紙箱裡的詩集又出了一會神,然後又揹著去了校長辦公室。向校長是個有心人,他那些喜歡他詩集的讀者,當初特意準備了一個小本子,每收到一筆郵局匯來的購書款,就要鄭重其事地把讀者的地址郵編什麼的寫到小本子裡,有空的時候拿出本子來溫習溫習,心頭就會生出一份特殊的幸福
。只是向校長
到有些奇怪,他曾經按照自己留下的地址給讀者寫過幾封信,要麼石沉大海,要麼被退了回來,信封上寫著查無此人的字樣。後來又通過114查到一些讀者單位電話,照號碼打過去,接電話的人也說沒有這麼一個人。向校長疑慮重重,本想問問楊登科,可為兩筆小匯款動這樣大的心事,還不讓人家小瞧了?所以最後還是猶豫著放棄了這個想法。
現在向校長打開了保險櫃,從裡面拿出了那個記著讀者地址的小本子。小本子已經有些發黃,但讀者的名字和地址依然很清晰。
向校長究竟是寫詩的,最不缺乏的就是想象力,他忽然就明白過來了,這些所謂的讀者一定是楊登科杜撰的,因此他收到的每一筆不大的匯款也就是楊登科冒名寄給自己的了。現在想來,楊登科這麼做其實也並不奇怪,他通過這個手段,先讓聶小菊當上了董少雲班上的班主任,從而跟董志良搭上了紅線,做了他的專車司機,最後如願以償轉了幹,進了步。
不過不管怎麼樣,躺在紙箱裡的詩集究竟是自己一個字一個字摳出來的,它們已經在楊登科那裡受到了委屈,現在既然物歸原主,再不能虧待它們了。向校長就騰出一個文件櫃,然後開始拆包,要把這些經歷特殊的詩集放裡面保存起來。
然而向校長萬萬沒有想到,他竟拆出一大包亮花花的百元鈔票。
向校長頓時就傻了,接著身上的血沸騰起來。不是說向校長見錢眼開,任何人陡然碰上這麼一筆意外大財,能不為之心動嗎?中國有句古話,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今人說得也絕,什麼都可以有,但不能有病;什麼都可以沒有,但不能沒有錢。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錢財和命其實是同等重要的,凡夫俗子也好,英雄豪傑也好,栽進錢眼裡出不來的多著呢。
向校長當即返身,把辦公室的門關上了,還打了倒鎖。再回到原地,數起地上的錢來。開始一雙手有些打顫,怎麼用力也捏不開那粘在一起的鈔票,半天沒數幾張。好不容易穩住自己,手指才慢慢變得聽話起來,數得有些章法了。數到一百張,向校長便沒了耐心,覺得這麼厚的一堆鈔票也不知得數到什麼時候,就拿數好的那一百張跟沒數的去量,加起來好像有十五個一百張的樣子,也就是說是十五萬元了。
不過等到把錢量完,向校長不再像剛才那樣頭腦發熱了。他眼睛在錢上盯著,心裡卻暗忖,這麼一大筆錢,當事人不存到銀行裡去,卻跟幾捆詩集堆在一起,此中一定有什麼蹊蹺吧?向校長已不是不諳世事的頭小子了,隱約意識到留下這樣的錢並不見得就是好事。
不過向校長一時還是下不了決心。他費了好大的勁,才把目光從那堆磁鐵一樣的大錢上挪開來。望著窗外灰濛濛的天空,向校長髮了好一會兒呆,接著又在屋子中間徘徊起來。最後咬咬牙,重新將那疊厚厚的大錢包好,捆紮實,提著出了九中。
同時他在心裡狠狠咒著:楊登科你這小子,我姓向的是那麼好戲的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