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引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记住【貓貓看書】:WWW.MAOMAOKS.COM
誰能盡説旅行給生命帶來的愉悦?
多年來我習慣了它。青作伴,結
究裏,漸漸地我還使同伴也愛上了它。回搠年輕時代,充斥身體的是淋漓的快暢,時光
逝至今,人更慣於從勞累中獲取滿足。不消説,它是古典意味的“旅”;而不同於炫富的旅遊,更與譁眾的探險兩不相干。它遠比金錢和成功重要,惟它能療救自己,使自己擴展提升。它早就成了我生活的方式,成了我的故鄉與基地的代名詞。我在不斷的長旅中
送歲月,不覺人生遲暮之將至。那種路線的講究、那種視野的沐浴、那種真知的窺見、那種潛入的
動——都隨着雙腳身心的行動逐一降臨。我漸漸懂了:它們本身即是作品,而途中留下的文章,不過是些可留可棄的腳印。
雙腳也曾踏上異國的土地。
若回首國外的腳印,也許首推當屬本。因為我畢竟在那裏兩度求學,不僅
知語言,也對文化有所
悟,在人生艱險之際,也是在那裏實現了轉機。其次可以數到蒙古,它是我對烏珠穆沁草原一生探求的延長。此外難忘的還有南洋的馬來,它給了我重要的開眼。不用説,渴望一睹芳容的地方還多得很:土耳其和哈薩克、
里塔尼亞和車臣尼亞,
浦路斯和巴勒斯坦,一片神秘的黑非洲,充滿希望的南美洲。——在我的喜愛程度的名單上,最後才能排到法、德、美、加,所謂的一類國家。雖然我也曾不遠萬里抵達,而且一再企求深入,但它們與我緣如薄紙,不能喚起投奔或窮究的衝動。
唯西班牙是個特例!
比起本的文化曖昧,它的
彩濃烈而鮮明,它的脈絡刀砍般清楚。它好像歐洲之家的壞孩子,不修邊幅,
砬隨便,多少有點窮。它的每一項文化風俗都呈着異
的面相,每一個故事都糾纏着世界史的綱目。它是東方與西方的真正邊界,爭戰的刀痕黑燼今天還留在牆上,供像我這樣的人前去尋覓,考古訪今。它有讓人
動的野
的大自然,你不能想象,那麼多崢嶸的危山險壑都擁擠在一個半島。美
人的男子和女人在那兒忙碌着,像在沿襲古代,像在證明什麼。和他們相遇以後你突然意識到:童年時不是一直夢想着天涯海角麼,那地方已經到了。
就像着
利英語不意中會被語言染上一層
明商人的
彩一樣;一口
音共鳴的西班牙語,常給對方一種
和自由不羈的暗示。唉,那似乎缺少元音和諧律的語言,宛如阿爾泰語一樣動詞副詞各就其位,聽來
啞明快,説着琅琅上口,説不清它惱人的魅力,只想…把它學會!這種不是使人的本
後退、而是凸現人的
格的語言例子,也許還能舉出
語。它們使人在説話時不覺塑造着自己,那
覺妙不可言。
阿拉伯人把穆斯林的西班牙喚作安達盧斯(al-andalus)。從公元8世紀到公元15世紀,伊比利亞半島的中南部、以及直布羅陀海峽以南的地區,是一個傳奇的文明開花、結果、並且凋零的地方。所以,安達盧斯一語也意味着那個歷史時代。我對它深懷興趣是自然的;因為它不僅是穆斯林戰勝了西方、而且是整個東方唯有一次的戰勝西方、尤其是文明戰勝西方的一段歷史。
趁着人生的間歇,湊夠長旅的盤纏,遠渡直布羅陀海峽,抵達安達盧斯舊地,做一次甚至數次的踏查求學,是多麼難得而且知的事!
…
我幾乎跑遍了每一個安達盧斯的歷史地點,行蹤涉及西班牙、摩洛哥、葡萄牙三國。回憶那六個月裏那些新知的
子,那一天天常如小小傳奇。奔波着,求證着,我為自己未老的熱情
到高興,更為安達盧斯的藴含
到震撼。
這樣到了旅途之末,一絲把握的覺臨近了。我沉
回味,有了拿起筆來,深淺描述的願望。
新帝國主義正舉着昔十字軍和殖民主義的黑旗,實行對東方控制和壓迫的進軍。古代並沒有結束。安達盧斯,它的輝煌與黯滅、它的建樹與含義、它的失敗與教訓,正是在今天,才更需要傳達給朋友。
這本小書被襄助着寫成了。
不知我該不該説:它和免費書市的境外旅遊書毫不相干。因為它的舉意,首先是對這個霸權主義橫行的世界的批判。其次則是對一段於第三世界意義重大的歷史的追究、考證、和註釋。説它是學術書言之太過,所以我總説這是一本求學筆記。只不過,它是一部情浸透的筆記;畢竟,安達盧斯意味着穆斯林的偉大勝利,意味着第三世界的文明財富和
神驕傲。
如攝影散文集《大陸與情》和近年的幾部散文集一樣:書中的地圖、繪畫、照片、書法,除少數另作註明者之外,均為作者自己拍攝、繪製或塗鴉。
玉素甫-哈斯哈吉甫在《福樂智慧》的正文之外,特別寫過強調求學的幾行詩。我想一定是因為那部大著曾他像小學生般地學習。他下了功夫,學到了東西,所以行間
着一種學習的快
:知識好比海洋,無底無邊,小鳥啜飲海水,豈能飲幹!
去求知吧,那才是所謂人上之人,或者你莫稱人類,去和畜牲作伴!
——我口出直言,野而辛辣,——智者啊,請欣賞我的直言。
我喜愛他的這種心境,超過研讀他的大部頭。是的,這部小書不過是一本學習筆記。有時自己被啓發了,有時發現了於自己新鮮的東西,文字就會興奮,快和失度就會溢於言表——這些還需要先做致歉。
張承志2004年11月11齋月中,時代的最後偉人阿拉法特逝世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