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兵敗山倒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道衍垂着頭,靜靜道:“我沒瘋,朝廷數十萬大軍追趕我們,領軍的主帥是蕭凡,王爺,問句不敬的話,王爺和貧僧這幾年屢屢與蕭凡手較量,不論明裏還是暗裏,我們贏過他嗎?”朱棣面時青時白,變幻不定,終於長嘆一聲,黯然不語。

很明顯,朱棣得了“蕭凡恐懼症”提起蕭凡的名字,朱棣就想到那些屢屢吃虧的不堪回憶,不但心疼,而且蛋疼。

道衍神頹廢,道:“朝廷大軍人數超過我們,經過軍制變法後,戰力也提升了不少,軍心穩定,士氣高昂,領軍的又是擅使詭計,手段神鬼莫測的蕭凡,王爺,咱們燕軍若與他正面相抗,勝算幾何?”朱棣搖頭嘆道:“本王沒有把握,這次起兵本來就很倉促,都是被朝廷的削藩和軍制變法的,若論洪武三十一年前的朝廷大軍實力,本王可以不自大的説一句,他們不是燕軍的對手,人數雖眾,本王亦可擊潰之,可是朝廷推行軍制變法,這一年來各地衞所千户所夜練兵,軍中將領入講武堂,朝廷的武舉選拔人才無數,這些新政使得朝廷軍隊戰力大升,更何況,領軍的主帥…唉!”朱棣沉沉嘆氣,面孔有些扭曲,他連蕭凡的名字都不願提起,看來這幾年蕭凡確實把他噁心透了。

“王爺既知朝廷軍隊戰力大升,為何還是起兵靖難了呢?”道衍若有深意問道。

朱棣面現剛毅之,咬牙道:“本王若繼續蜇伏下去,最終的下場,也是被朱允炆小兒削了王爵,於京師,不但大權落空,反而受制於人,終老都是階下囚,先生,你覺得本王是甘於忍氣聲的人嗎?”道衍雙手合十為禮,道:“王爺當世英雄,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朱棣凜然道:“不敢言當世英雄,但本王坐擁幽燕之地,麾下十數萬兵悍將,縱橫睥睨天下,罕有敵者,至少本王算得上一方強藩了吧?擁有如此實力,本王的命運怎甘被朱允炆那黃口小兒擺?他有什麼資格擺我?就因為他是天子嗎?本王把這皇位搶過來便是了!”道衍面,儘管現在的局勢處於劣勢,可朱棣並沒有喪失信心,劣勢反而發了他的鬥志,這就夠了,道衍喜歡看到這樣一個意氣風發的朱棣。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是智,也是不智,王爺,無論將來是成是敗,你都是當之無愧的英雄,貧僧此生得投明主,何其幸也。”朱棣眼眶泛紅,動道:“先生輔佐本王多年,無論順境困境,對本王一直不離不棄,本王得先生輔佐,正是如魚得水啊…”道衍涕零,哽咽道:“王爺…”

“先生…”接着,二人出現了若讓蕭凡看見,必然噁心顫慄的一幕,他們的手,緊緊的握在一起,互相温柔的摩挲,摩挲,久久不曾鬆開………

“王爺既然沒有必勝蕭凡的把握,不如將其引開…”道衍基情平息,緩緩道:“…朝廷如今調集數十萬大軍殲剿我們,這一個多月來緊緊咬在我們後面,絲毫不曾放鬆,如今天下皆知朝廷強,而我燕軍弱,理所當然便認為我們只有逃跑的份,貧僧相信包括蕭凡在內,都是這種想法,王爺,這是我們的機會啊!”

“先生此話怎講?”

“用兵之道,以正合,以奇勝,別人都這麼判斷我們的時候,我們如果出其不意,反其道而行之,必然大有收穫。”道衍興奮道。

朱棣皺眉:“先生的意思,我們將蕭凡的大軍引開,然後直接揮師南下,攻取…京師南京?”道衍重重點頭:“對,攻南京!為了殲剿我們,朝廷從各地衞所,以及京師二十四衞中調了不少人馬,盡付蕭凡,如今京師正是兵力空虛,防務懈怠之時,我們若出其不意攻下南京,帶兵入宮朱允炆禪位,那時王爺坐了江山,名為正統,以帝王名義下旨,命蕭凡其麾下數十萬大軍放棄抵抗,歸順王爺,誰敢不從?身份和立場轉變,那時我們便是正統的朝廷,而蕭凡,就是徹底的反賊了…”朱棣心跳徒然加快,這真是個瘋狂的想法,但是…它很誘人,而且非常可行。

“本王…稱帝?”

“王爺天命所歸,為何不能稱帝?”

“攻下京師,別人難道就會奉我為主嗎?”

“朱允炆一家已落王爺之手,大明的龍庭上已沒有了皇帝,除了王爺,天下誰有資格坐那張龍椅?各地官府,衞所,軍隊除了奉王爺為主,他們還能怎麼辦?大明是朱家的大明,誰當皇帝也是朱家的事,他們這些外人能手嗎?王爺,佔了京師,你就佔住了大義啊!”道衍越説越興奮,面孔微微泛起了紅光。

朱棣怦然心動,眼中漸漸出光亮,如同黑暗中的一道曙光,照亮了漆黑的前途。

“攻…京師…?”

“攻京師!”

“蕭凡他…”

“這一回,我們要贏他一次,只這一次,蕭凡永世翻不了身!”思忖猶豫良久,朱棣右拳狠狠擊在左掌上,長身而起,惡狠狠道:“好!我們攻京師!”剛剛下定決心,道衍臉上欣的笑容還沒維持多久,帳外飛快走進一名親兵,神驚慌道:“稟王爺,徐王妃派人飛馬報信,平安領十萬大軍圍困北平,三天內對北平發起了數次攻城,北平危急!”朱棣和道衍神劇變,二人互視一眼,從對方眼中看到了焦急和恐懼。

軍中將士大部分人的兒老小都在北平,若被他們知道北平有失,軍心士氣不穩,燕軍必然譁變!

不等道衍開口,朱棣臉鐵青,顫聲道:“傳令全軍啓程,回援北平,快!”道衍面蒼白道:“王爺,先救北平,再攻京師!”這個時候了,道衍仍念念不忘扶他的明主稱帝。

“好!”

****************

平安領十萬大軍圍北平城,消息傳到位於山西汾州府的燕軍大營,十餘萬燕軍大譁,軍心躁動不安,將士紛紛懇請回援。

這樣的情勢下,朱棣也無法持反對意見,將士們的家小都在北平,北平若失,麾下十餘萬人必然完全潰敗,不論從哪種立場來説,北平是非救不可的。

朱棣一聲令下,燕軍不敢耽擱,立馬啓程,離開了汾州府,一路急行軍奔赴北平。

將燕軍回北方,然後朝廷大軍急追而上,在北平府附近與燕軍展開正面決戰,一鼓作氣平定叛亂。

蕭凡分兵十萬的戰略目的達到了,北平被圍,燕軍不得不回師,這一切不是陰謀,而是堂堂正正的陽謀,兵家之道,無非攻守二字而已,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

蕭凡正式出招了。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