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師北定日相約後會時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是的,”他下一口糕餅信口答:“從漳州來,那一帶天天出丁役,真受不了。”
“哦!漳州?遠得很哪,聽説那邊很不安靜。”
“是的,亂得很。”
“聽説國主在什麼地方監國,是真是假?”那人放低聲音問。
“我也不知道”
“國主是誰?”
“好像叫什麼魯王的,我的確不清楚。”
“在什麼地方?”
“在一個叫烈嶼的地方。”
“你去過沒有?”
“沒有。”
“你年輕,應該去的。”那人嘆口氣:“我嘛!老了,不中用了。”
“吃吧!”他説“你説這些話,早晚會被殺頭的。”那人打冷戰,乖乖吃飯。
“午牌已過,趕不到府城了。”那人吃完飯丟掉筍殼説:“還有四五十里,路上沒有客店,村落防匪防得嚴,不敢收留外人。還是在此地落店好,耽誤半天,值得的,路上猛虎和巨蛇大熊多得很呢。”
“落店?我的錢不夠…”
“出市北半里地,靠河邊有一座王文成祠,裏面有一位管祠的人,在偏殿住一宵,不會有人趕你走的。”
“哦!多謝關照。”
“不謝!”那人説,抹抹嘴挑起擔,向南走了。
所謂王文成祠,只是一座小小的祠廟;祀的神主赫然是大明的一代大儒王陽明先生。正德年間,王陽明駐節贛南,寧王起兵造反前,把他遠遣到汀州一帶剿山賊撫叛兵。他早就知道寧王要造反,更知道寧王要假山賊之手殺他,他文武雙全,力可開五石弓,以雷霆萬鈞之威,花幾個月時間快速解決了為害閩贛數十年的十餘股悍寇與叛兵,一面暗中與贛南的地方官准備應變,突然回師直趨吉安,一舉攻下寧王的老巢南昌。以一個月零五天工夫,活擒了寧王,在閩贛一帶,王陽明先生受尊敬的程度,不下於後來病死台灣的延平郡王鄭成功。在這小小的鄉鎮,有王成文祠似乎不是稀罕的事。
管祠的人是一個年屆花甲的老人,老態龍鍾,老眼昏花,而且耳背,心地卻是善良,替他在左壁的壁下準備稻草,天氣熱有稻草作席便可草草度一宵了。
子夜三更初。
大殿有兩盞長明燈,幽暗的殿堂靜得怕人。突然,殿門外刮入一陣怪風,帶來幾片枯葉,枯葉在磚石地面旋走,發出奇異的擦動聲,有如鬼怪拖着腳鏈行走。
長明燈的火焰本來就小,真所謂一燈如豆,怪風一吹,火焰不但沒熄滅,反而拉得長長地。向上伸長,而且由褐黃變成慘綠
。
左廡也陰風四起,風透過窗縫壁隙,發出忽高忽低有如鬼哭的聲音。神案上附祀的不知是何方神聖,案上的一盞長明燈也在變異。
不但陰風慘慘,更怪的是霧往內湧,霧氣愈來愈濃,草黴的氣息也在加重。
韋家昌和衣躺在草堆中,突然被鬼嘯聲所驚醒。
綠的火焰閃了兩閃,光芒時紅時綠。
濃霧湧入,鬼聲啾啾。
綠芒似匹練,從外疾而入。
兩聲砰然爆響,火焰飛騰,神座的兩隻古鼎,突現升起兩團綠的光球,光度相當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