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侃網絡語言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這是一個四面楚歌的時代。

從娘肚子裏出來之前,有可能已經有許多培訓機構在你娘大肚子上作文章——胎教,用音樂、用温柔的語言來進行先天培訓,塑造一個温文爾雅的胎兒。臨產了,得選擇一個好的醫院,人的可以預約好的醫生和牀位,這些需要一定的“打點”一聲啼哭,放眼看這個世界開始,課題更多了:粉有三聚氰銨、片摻黑心棉、瓶涉嫌用回收塑料製造…而且絕對不要生病,不管你幾月,清一地吊瓶,抗生素濫用,體超過量,檢查治療費用超過藥費,一個小冒不上千元對不起父母。該上幼兒園了,且不説費用之類,單是校車超載、教師童,這樣的話題就讓人不寒而慄,生命無法承受之輕,一場車禍死傷兒童數十人,還是走路保險一點。

上小學了,現在都推行素質教育,學校、家庭、社會三為一體的教育教學模式,家長們被編入了qq羣或短信羣發模塊,家庭作業通過多渠道向父母告知,而且聽寫、檢查作業等,都要簽字認可,大凡沒有過足領導簽字癮的人,這兒可以好好“享受”一把。其次就是課外輔導和業餘培訓,有的學校把該上的新課調到課外輔導來完成,小繳點兒輔導費應該吧?——相信為了孩子的未來,大部分人都心甘情願;繪畫、音樂、奧數、體育項目,這些業餘培訓也十分應該,要不然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就慘了;加之吾輩已經吃了這個虧,不能讓歷史重演,每每此時家長總會語重心長。

小學畢業後就得百分百地投入子女教育當中。擇校、補習、提升等等,可以説是忙得不可開。身邊的朋友當中,兒女不在本地讀書的很多,或成都綿陽、或瀘州等,彷彿真的有點“遠香近臭”的覺。高中更是大意不的,青叛逆期加上萬人擠名校,競爭可謂之大也。於是,學校旁邊的房價暴漲,陪讀一族比比皆是,照顧兒女們起居飲食,使其全身心投入到學習當中——可憐天下父母心啊!

大學成了當今70%以上高中生最正常的去向,沒有了天之嬌子光環的一代,任憑在學校裏過活。大一休息調整,大二耍耍朋友,大三勉強學點,大四哭號着別離、哭號着找尋工作,一切似乎要從頭再來,社會壓力、家庭期待等接踵而來。四下裏求職碰壁,四下裏求助無望,這才是真正冰冷的現實。這個時代,每年600多萬的大學生要就業,經濟增長速度有限,就業難度可想而知。所以,每年的考核指標裏只用“城鎮登記失業率”至於返鄉者、40或50人員,以及農村勞動力,蓋不在此例。

再後來該輪到自個兒安家的事了。以中國人的傳統,有房才有家,這個房價新月異的時代,這個光靠存錢買房絕對坑爹的時代,一月工資不吃不喝也只有半個平方的時代,一套60平米的容身之所,得不吃不喝十年,恐怕人早就“涅槃”了。娶生子更是問題多多,信息發達了,用的是qq、短信等聯絡,網上有往社區,於是真人見少了,“來電”的就更少了,剩男剩女隨之多起來,於是火了《非誠匆擾》、《百裏挑一》等,卻苦了今天的適齡青年;結了婚還得擔心生育問題,由於塑化劑等原因,17%的夫婦因不育愁眉苦臉;由於重金屬等環境污染,2%的新生兒出現先天缺陷。這些足以讓人心生恐懼。

接下來又得重複教育子女的責任,直到退休。從崗位上退下來了,按道理説得清閒了,但是從目前狀況看,社會老齡化的問題益顯現,20%的人步入老齡,而且這種比例還在逐年提升,加之獨生子女漸增多,倒三角養老模式十分突出,往往一對小夫得承擔4-8位老人的養老問題,非常可怕。然而,社會養老無論是在政策支持、法律界定、設施建設等方面都嚴重滯後。老了,不得不擔心生病了沒人照看、衣食住行得不到保障等,惶惶不可終

就連快入土了也不得不問問地價,目前公墓上萬一平米,實難讓人暝目,實難入土為安。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