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往事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曬”同“雷”一樣,彷彿是所謂的網絡語言,屬於80、90後,他們曬“很黃很暴力”屬於型男超姐一類;有的曬“很傻很天真”似乎在尋覓同桌的你;也有的述説着自己的無聊空虛,賈君鵬説是最好的明證。國慶期間,有人向台灣發帖了“台灣,你媽媽過生,喊你回家吃飯”網絡屬於大眾平台,四歲的小侄女幫助她小姨除草,跳上椅子,神情專注;七十多歲的老太太放下孫子,忙着偷菜;至於中年的網戀、青年的網遊、少年的網癮,一下子網住了一大批的人,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彩旗飄飄,那場面是相當之“壯觀”這些年“鳥大了,什麼林子都有”趁着國慶有兩三天放晴的好子,曬東西的人更多了,其中以曬寂寞的人最普遍。也難怪,鑑於網絡的發達,信息更新和汲取的渠道簡而又便,人們習慣於用“地球村”來形容由大漸小的世界。特別是時下鋪天蓋地的“宅男”

“宅女”網絡既可以談情説愛,也可以環遊世界,最現實的還是“網購”

“鼠標那個一點呀,是吃穿又住行呀,鼠標那個一點,是天津狗不理包子呀…”面對面的少了,在虛擬的世界裏,大家説着話,可電腦畢竟不是人啊!記得台灣作家林清玄説的一名話:理智只是人生的一部分,情才是人生的全部。對着方方正正的電腦屏幕,情純粹演繹成了心靈一種缺憾——名曰“山寨情”於是,有人也選擇了大假出遊,有人也選擇了翻出陳年的寂寞,曬一曬!

説起曬寂寞,花樣之多,令人目不暇接。

白天,陽光下暴曬,赤的,大聲徵集一夜情(今天在網上偶然發現有人徵集x縣的一夜情),來得獷;晚上,月光下温燙,嘆柳青青,花前月下的故事已遙遠(散文和韓劇中的情節往往加以美化,現實相卻甚遠;有人以《今夜,月光打寂寞裏經過》為題寫詩等等),婉約之極;雨天,愁緒萬千,淅淅瀝瀝中彷彿滲透了瓊遙那梅花三的千古痴與怨(雨如酒,酒入愁腸,借酒澆愁愁更愁);陰天,烏雲密佈,遮天蔽,寂寞打雲與雲之間的罅隙擠出來,如同石縫中的小草,且風吹又生(這種曬最無奈,像風乾臘的手法,懸着吊着,還得用煙燻,直到嗆得人眼淚汪汪)。

你別説,曬寂寞的效果還真的很雷人,一個寂寞的幟子,往往會得到網友們的熱捧,灌水者眾,搶沙發者更是唯恐落於人後。然而“騎白馬的不一定是王子,他可能是唐僧”真實的寂寞又有多少呢?有的人發佈些無聊話題,比如大學校園的“二招聘啓示”炒作嫌疑略見一二;有的人自曝家醜,故玄虛,比如木子美,也可以在博客中説句“。客官請自重,小女子只賣身不賣藝”其言直真實;還有芙蓉,老大不小的,扮一下尚可,不要處處宗吾之厚黑揚東施之“美名”我説:兄弟做人要厚道,不要太cnn了,煩你的話,中國人的口水勢不可擋。

佛説:網絡無邊,回頭是岸,要是到人搜索的地步,佛祖也救不了你。

旁邊有人回答:傻b,你娃兒瓜兮兮的,關我鳥事喲,我是出來打醬油的。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