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紅色綠旗01-05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有人説話。黑暗中兩頂黯淡的白帽在閃動。又是一家人來找我——講古代故事。
中國人中,只有這一支人能諳歷史,代代不失傳地記憶。我忙
上去,問好,進屋,上炕前謙讓。故事是相像的——官府來滅咱的教,咱們提起斧頭,上。俺家先人,咳,老的領上三個兒子,和官軍拼命。後來麼?後來又來了一夥官兵,俺家又是老子兒子一搭上。敗給啦,沒吃的,一家十五口人死了六口。
餓毀了。官兵捕了走的,去尋找時找不到。那城邊大渠水裏
的人骨頭多得很。官家正法
個牌牌子麼,找不上那牌牌子,只能找見一個人骨架子,跪下念個索勒(古蘭經斷章),上個墳就回來了。被抓的人給打腫了頭;後來越獄跑回家,不敢説,只説是蚊子咬腫的。大城南門外,人正平地,見了些死囚牌子,都是哲合忍耶回民。沒法可想。
背個大包想揀些骨殖回來。揀不上,哭着回了沙溝。回來進村,人們以為揀回了骨殖,哭着上來接,其實是空着袋子回來。唉,哲合忍耶麼,前定的這麼個口喚(命令)。
我送走來人,夜深了。夜夜如此。我不知道,究竟是我在召開憶苦會,還是農民們在辦歷史系。
什麼是回族?
什麼是哲合忍耶?
我望着深遠的夜空,一連六年,我一直在這樣問。荒山無語。這貧困得幾近絕境的黃土高原腹心小村,彷彿要迫我自己解答。
我只能受;這是一個全新的地域。
第02章聖域這裏是真正的窮鄉僻壤,風景淒厲,民硬悍。除開神秘主義(即蘇菲主義)外,沒有什麼力量能適合於這裏。
風土是不可思議的——我只能用散文或詩對它抒發一時的聯想;我徹不了它。知識人對它的無能力,是這種宗教的黃土高原一直不為人瞭解的原因。
它不可理解,你只能崇拜它——無水區窖雪度夏;但是卻村長三里,騾牛成羣,千人大村彼此毗連,他(它)們喝什麼?——文盲區識字人很少;以前因為一種遠見和狹隘,這裏回民不主張兒童讀方塊字,但他們卻二百年曆史。你知道乾隆年、嘉慶年、同治年或者是民國二十八年的歷史事件麼?
這裏充滿了神秘的傳説。人在這裏非常容易碰上奇異。有一個伊斯蘭教術語——克拉麥提(奇蹟),在這片天地裏極其免費。不信麼?當你真的眼睜睜地看見了,當奇蹟因你私藏心底的原因真地降臨在你身上時,你會只想崇敬,你會滿心畏懼。
我和馬志文之間,就有過奇蹟。
哲合忍耶的讀者們人人都會相信這一點,因為他們都多少受過、遭遇過奇蹟。
放於這片男人的荒野之中,你的世界觀會潛移默化。
東半個甘肅。南北全部寧夏——銀大川和西海固山地。青海一角和天山兩麓的大半新疆綠洲——這世界會誘惑住一個孤獨生命,會征服舊知識,會打垮輕狂,使人只能崇拜它。
統治中國的孔孟之道,在這裏最薄弱。舊中國的主人——大地主階級在這裏數量質量皆差。很少有那種鐘鳴鼎食藏書萬卷的文化家庭,也很少有儒將宰相名人大師降臨。在正統士大夫文化落後的環境裏,土著的俗文化很難壓制和歸化宗教的神,特別是神秘主義
神。
回民像漢人一樣,無望地在這片窮山惡土中送生涯。一般來説,他們沒有必要羨慕那些可能比他們活得更卑賤的鄰人。半飢餓的狀態使伊斯蘭教
食規定顯得更聖潔。他人的幾近摧殘人道的
壓抑和骯髒的衞生狀況,使實行割禮的男
和遮羞蔽體的女
獲得某種神秘的滿足。無水鄉村窖雪度夏,而堅持宗教沐浴的回民卻家家以水的清潔為首要大事;那些盛一瓢泥湯髒水下鍋的漢族人不能理解——為什麼要留着那麼幹淨的水洗澡。最重要的是勞碌之餘,當教外人除了上炕吹燈一覺昏睡之外,再也尋不出一星半點事情時,清真寺裏悠揚有致的唸誦在黑夜裏傳揚。世界不僅止於此,做人尚有更美好的希望,——這種現象,就在荒涼得
着石脈、幾千裏滾滾無邊的一望焦黃中,不可思議地成了現實,成了主宰。
何止孔孟之道和官府告示,在這裏連科學也是軟弱的。無論誰,只要他尚未泯滅最後一絲,他就會在自己的生涯中遭遇神秘。由於這片土地從
本上説是不適於生存的,被迫在這裏生存的人就只有依靠另一種邏輯。加上血統的傳遞,由於血這種人體中最難了解的部分的作用,回民漸漸養成了獨有的一種認識習慣。
這種肅殺的風景是不能理解的,這種殘忍的苦旱災變是不能理解的,這種滾滾幾千裏毫無一星綠意只是乾枯黃的視覺是不能理解的,這種活不下去又走不出去的絕境是不能理解的——大自然的不合理,消滅了中國式的端莊理
思維。穆斯林們在一代代繁衍生息中,用蘇菲主義的新鮮邏輯平衡了自己痛苦的心。
官的具體知覺磨鈍了,八股文般起承轉合的推理消失了,人云亦云的規矩方圓被懷疑,通俗的科學知識被打破——蘇菲各教派的信徒們只相信神秘
,只相信自己的想象力和直覺,只相信異變、怪誕、超常事物,只相信俗世芸芸眾生不相信的靈
,只相信克拉麥提奇蹟。
尤其是以隴山為中心的地區,風土呈着極度哀傷和恐怖的面象。在那種荒野山間走着,人心被恐怖和敬畏的覺所籠罩,一絲異常的靈
漸漸出現。理解這片風土,特別是承認隴山周邊風土的神秘氣氛,對於理解本書描寫的哲合忍耶教派很重要。甚至應當認為:正因為這裏已經喪失了俗世經濟文化的起碼生機,所以慈憫的造物主才把彼世的神
優先降於此地。
由於追求神聖的人總是努力追求神聖的環境,同在大西北,甚至同屬回族,哲合忍耶及諸蘇菲派與別人的見解就大不相同。懷着宗教情、特別是懷着強烈的殉教
情與渴望奇蹟的哲合忍耶常常不為人理解。然而沒有哲合忍耶式的體驗,大西北就是一片醜惡難看的棄土。這種命題具有普遍意義:缺乏宗教式的素質情
的人,他們的世界只是失去聖潔的物的堆積而已。
對於俗界的或稱世俗的中國人來説,空間是均勻的,僅有鄉土之別,人也如此。居於其中的他們,在情上是一種中
人。
而對於聖界的或稱宗教的中國人,尤其是哲合忍耶這個回族集團的人來説,空間並不均勻。這黃土大海里,地點大不相同。有些最是貧得驚人荒得稀罕的山溝坡坎,據哲合忍耶看來那是真境花園。
所以,生活又能夠容忍了——因為至少在這裏有相互知知底的多斯達尼(哲合忍耶民眾),有輩輩相傳的烈士傳説,有領導大家而且時刻準備殉命的穆勒什德(導師、聖徒、領袖),最重要的是有安息着數不清的烈士遺骨的拱北墳園。信仰追求是安身立命的一項最重要的保障,宗教和生活在這裏水
難分。
這就是哲合忍耶回民生活的環境。也許你去一次走馬看花,會覺得那環境並不太貧苦;也許你小住幾天又覺得那裏不能生存——其實你應當做的,只是傾聽;帶着一份尊重,在那片風土中等候啓示。
哲合忍耶在自己居住的一切地區,都實行了這種主觀神的“場所淨化”他們已經從俗世被趕進了隴山周邊這種荒涼得不忍目睹的絕境,於是他們就在這種人世的絕境營造了
神的淨土,井在這信任的土地上生息。他們熱愛自己的土地,就像提煉了中國人熱愛自己祖國的
情一樣。
不同的僅僅是:中國人只有在強寇入侵之際才可能奮起,而哲合忍耶卻時刻處於被迫害被侮辱的境遇之中,因而也時刻準備着反抗與殉命。
他們熱愛的家鄉永遠是他們的放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