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一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提弟浮子。高宗即位,以提有謀立之誠,詔襲兄爵太原公,有司奏降為侯。皇興元年卒。
提孫令保,太和中,襲爵歷陽侯。
史臣曰:宋隱行貞白,遺略榮利。王憲名祖之孫,老見優禮。屈遵學藝知機,垣乃局量受遇。張蒲、谷渾,文武為用,人世仍顯。公孫表初則一介見知,終以輕薄至戾。軌始受授金之賞,末陷財利之徵。鮮克有終,固不虛也。張濟使於四方,有延譽之美。李先學術嘉謀,荷遇三世。賈彝早播時學,秀則不畏強禦。薜提正義忠謀,見害
閹,悲夫!
譯文宋隱,字處默,是西河介休人。曾祖父宋奭,任置昌黎太守。後來任慕容廆長史。祖父宋活,任中書監。父親宋恭,任尚書、徐業刺史。慕容俊遷都鄴城,在廣平乏恭始家。宋隱極孝順,十三歲時,就立志成才,專心學習,沒因戰亂而改變。在慕容垂手下做官,歷任尚書郎、太子中舍人、本州別駕。太祖平定中山,任命宋隱為尚書吏部郎。皇上返回北方,令宋隱以本官輔佐衞王元儀鎮守中山。不久改任行台右丞,領吏部如故。連續多次以年老有病請求退休,太祖不答應.不久因母親去世回列入。安葬以後,被徵召,以有病堅決辭謝,而州郡則讓其限期赴任,宋隱於是離開子兒女,悄悄地躲避。後來藏匿在長樂的經縣,幾年後去世。臨終對他的子侄等人説:“假使能在家孝順父兄,在外輿鄉親和睦相處,有幸在郡中做官做到功曹史,以忠誠清廉奉職,就夠了,不需遠赴朝廷。恐怕你們不能富貴,卻使家庭受牽連。如果忘記我的話,就是沒有你們的父親,假使地下有知,我不受祭祀啊。”他有五個兒子。
第三個兒子宋温。世祖時任中書博士。去世後被追贈為建威將軍、豫州刺史、列人定侯。
宋温的弟弟宋演,顯祖初年跟從征討壁繼有功,被任命為明威將軍、濟北太守。
宋演的兒子宋鮒,字伯魚。任州別駕。
宋隱的弟弟宋輔,字處仁。年輕時慷慨有大志,博覽羣書。州舉薦為別駕。過早去世。
宋隱的叔父宋洽,任慕容垂的尚書。太祖包圍蟲山,宋洽率所部專守北部。宋洽所轄,官軍多受傷被殺,太祖對他特別忿恨。等到城池平定,就殺了他。兒子宋順、宋訓都受腐刑。
宋洽的第四個兒子宋宣,字道茂,當時衹有幾歲,親人帶其逃出得免於難。後來與范陽人盧玄、海人高允及侄子宋情一起被徵入,任中書博士。不久兼散騎常侍,出使劉義隆。加授冠軍將軍,賜爵中都侯,領中書侍郎,行司隸校尉。真君七年去世,追贈為司隸校尉,謐號為簡侯。
兒子宋謨,字乾仁,繼承爵位。任遼西太守時去世。
兒子宋鸞,字珍和,繼承爵位。任東莞太守。
宋鸞的弟弟宋瓊,字普賢。年輕時以孝順着稱,母親生病,深秋九月,想吃瓜。墮夢見瓜,求而竟得,人們稱為異事。母親去世後,州郡屢次舉薦,都不接受。在家中去世。
兒子仲美,武定末年,任尚書水部郎。
王憲,字顯則,北海劇縣人。祖父王猛,是苻堅的丞相。父親王休,任河東太守。王憲幼年喪父,跟着伯父王永在鄴城。苻丕稱帝,又任命王永為丞相。王永被慕容永殺害,王憲投奔清河,藏在百姓家。皇始年間,皇上駐在趟郡的高邑,王憲於是投誠。太祖見到他,説:“這是王猛的孫子。”厚禮相待,任命他為本州中正,領選曹事,兼掌門下省。世祖即位,行廷尉卿。出任上谷太守,加授中壘將軍,賜給爵位為高唐子。清廉自律作下屬的表率,風氣盛行。不久任外都大官,後來任中都大官。歷任二曹職官,審理和判決案件符合上意,晉爵劇縣侯,加授龍驤將軍。出任幷州刺史,加授安南將軍,晉爵北海公,境內大治.及返回京師,朝廷因他是老臣,特別賜給錦繡、布、綿彩、珍饈、禮膳。天安初年去世,終年八十九歲。被追贈為鎮南將軍、青州刺史,謐號為康。
兒子王崇,繼承爵位。去世過早。兒子健智繼承爵位。歷任中書侍郎、安西將軍、幽州刺史。有清廉公正的聲譽。
王崇的弟弟王嶷,字道長。年輕時由父親保舉為中書學生,逐漸升任南部大夫。高祖初年,出使巡視青、徐、兗、豫四州,安撫新近歸附的人,觀察風俗。回朝,升任南部尚書,在任十四年。當時南方事變很多,文書堆滿几案,訴訟的人填門户。王嶷生
寬柔,軟弱無能不果斷,整
坐堂,衹是昏睡而已。李欣、鄧宗慶等號稱能觀察入微,勤於處理政事,但是二人最終被殺,其餘十多人有的降職有的免官,衹有王嶷最終得以保全自己。當時的人因此説:“愚笨糊塗,終能保全.”加授散騎常侍、右將軍,賜爵束平堡。不久,升任安束將軍,晉爵樂安公。出任持節、鎮西將軍、秦州刺史。改封華山公,散騎常侍一職照舊。後入朝任內都大官。去世。
兒子祖念,繼承爵位。官至東平太守。依例降爵為侯。去世後,追贈為寧朔將軍、光州刺史。
兒子慶鍾,繼承爵位。任給事中。貪污而沒有德行,因罪被廢除爵位。
祖唸的弟弟王雲,字羅漢,很有氣節。自尚書郎被召入任中書舍人。改任司州別駕、光祿少卿,改任衞尉少卿。出任冠軍將軍、尚書、兗州刺史,不久進升官號為徵虜將軍。在州中因接受屬下翅山戍守頭領絲虞的錢財,又拿官府的絹,因參與牟利,被御史彈劾,由廷尉收審。遇到大赦免罪。裏堊二年在任上去世。追贈為平南將軍、邀業刺史,謐號為照。有九個兒子。
長子王昕,字元景。武定末年,任太子詹事。
王昕的弟弟王暉,字元旭。很早就有機穎悟的名聲。歷任尚書儀曹郎、中書舍人。被追贈為散騎常侍、鎮軍將軍、兗州刺史。
王暉的弟弟王旰,字仲明。任秘書郎、司徒主簿。天平年間,被盜賊殺害。
屈遵,字子皮,呂黎徒河人。博學多才,著名於當時。是慕容永的尚書僕,武垣公。慕容永滅亡,慕容垂任命他為博陵縣令。太祖南伐,親臨魯,博陵太守申永逃往黃河以南,高陽太守崔玄伯逃往海濱,下屬的重要官員大多逃竄。屈遵獨自曉諭官民説:“往年慕容寶的軍隊大敗,現在慕容垂征討不回,上天厭棄燕國,人力不能支撐。魏帝英明威武,寬厚仁愛,統率軍隊百萬,號令如一,這如同商湯周武王的軍隊。我要歸順,你們也趕快行動,不要遇到好機會反而使它變為禍端。”於是歸順太祖。太祖早就知道他的名聲,以厚禮相待。任中書令,傳達詔令並反映意見,兼主管朝廷的命令。中原平定以後,賜爵下蔡子。跟從皇上返京後,去世,當時七十歲。
兒子屈須,繼承爵位。任長樂太守,加授鎮遠將軍,晉爵信都侯。去世後,追贈為寧北將軍、昌黎公,謐號為恭。
小兒子處珍繼承爵位。處珍去世,兒子車渠繼承爵位。高祖初年出任東陽鎮將。去世後,追贈為青州刺史,謐號為莊。
屈須的長子屈垣,字長生,深沉有器量。年輕時繼承家業,尤其善於文字和籌算。太祖初年,供職各部門。太宗朝,升任將作監,統領京師各官署。世祖即位,逐漸升任尚書右僕,加授侍中。因打敗平涼的功勞,被賜給爵位為濟北公,加授平南將軍。後來改任中領軍。恭宗做太子時,屈垣領太子少傅。後來統領各路軍隊束伐,晉號為鎮束大將軍。軍隊到和龍,馮文通送來牛酒犒勞軍隊,獻銨甲三千副。屈垣譴責他不送侍子入朝,
據皇上的命令責備他,於是擄掠男女六千人而回。屈垣在朝公正,內外都稱讚他幹允。世祖信任他,以重要政事相托付,皇上出征,他經常在朝中留守。與襄城公盧魯元一同被賜予一等宅第,世祖多次光臨,賞賜豐厚。真君四年,墜馬去世,時年五十五歲。當時世祖去了陰山,恭宗派遣使者乘驛馬去上報喪事,世祖非常哀傷惋惜,對使者説:“你們傷害了我的良臣,為什麼還騎馬!”就命令步行歸去。被追贈為徵西大將軍,謐號為成公。
長子屈觀,過早去世。世祖哀憐他,賜他的兒子為男爵。
屈觀的弟弟道賜,繼承祖父的爵位。道賜,年輕時由父親推薦,在宮中侍奉皇帝左右。逐漸升任主客,進升為尚書,加授散騎常侍。擅長騎馬箭,機智善辯有文采,世祖很器重他。跟從征討蓋吳,升任尚書右僕
,加授侍中。返回行至雁門,突發病去世。謐號為哀公。
兒子屈拔,繼承爵位。屈拔年輕時愛好陰陽學。世祖追念他的父親和祖父,在他十四歲時,任命他為南部大夫。當時世祖南伐,擒獲劉義隆的將領胡盛之,付屈拔。屈拔喝醉了酒,沒有覺察盛之逃走。世祖很憤怒,下令斬殺他。將要受死刑時,世祖悲傷地説:“如果鬼有知覺,長生詢問他的子孫,我怎麼回答他?”於是赦免了屈拔,降為散大夫。後來顯祖因他是功臣的子弟,任命他為營州刺史。去世後,兒子永興繼承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