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補丁衣服的班主任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我讀高中的時候,我的班主任姓趙。這是一箇中等身材,身體瘦削,其貌不揚,還帶著一副近視眼睛的中年男人。他來給我們上第一堂課的時候,穿著一身洗得已經泛白的藍的中山裝,領口和袖口
出了裡面一件很乾淨的白襯衫。講著講著課,老師的腦門上冒汗了,老師就脫下了外衣,只穿襯衫講課。哎!我發現,老師穿的白襯衫的胳膊肘上有一塊補丁,等老師轉過身,另外一側衝著我們時,咦,我看見另一隻胳膊肘也補了一塊補丁。我心裡就偷偷樂起來,呵呵,這年頭,有誰還穿著打補丁的衣服呀?這老師真摳門兒,這衣服都破成這樣了,還捨不得扔掉。
趙老師給我們講物理課,板書寫得極不規範,總是從黑板的左邊開寫,一行字,一口氣,一直寫到黑板的右邊。正確的板書寫法應該是將黑板分成左右兩部分,先在左半部分自上而下的寫滿了,再轉移到右半部分從上致下的寫滿。如果還需要寫,就用黑板擦先擦去左邊的字,再接著寫。右邊的字暫時需要留下,給學生抄寫筆記留下空檔。所以,看咱敬愛的班主任趙老師的板書,頭要勻速地從左轉到右,眼神還得強烈聚焦,不然的話,指定得看串行。
過了半個學期後,俺們同學對趙老師的個人背景有了一些瞭解。趙老師是文革前的大學生,畢業於北京大學的天文系。據說,那一年,北大在我們省只招了一名學生,就是現在俺們的趙老師。同學們驚歎,哇,看不出來俺們的趙老師還是個高材生哎!
由於趙老師家裡出身不好,不紅,苗不正,畢業分配時不準進入天文臺工作,怕他這個“黑五類”的孝子賢孫一旦逮著了機會,就會破壞文化大革命的勝利成果。於是,趙老師被髮配到東北一所工廠的子弟中學,當了一名默默無聞的物理教師。同樣是因為家庭政治背景的原因,婚姻大事也一拖再拖。趙老師而立之年的時候,娶了一個從農村來的女孩做
子――俺們的師母。師母沒有學歷,也沒有工作。趙老師靠著自己微薄的工資,維持著上有老母,下有兩個兒子的五口之家,生活的拮据是可想而知了。
趙老師屬於茶壺煮餃子,有嘴兒倒不出的那種人。實話說,趙老師在教學業務方面,不能算作一位優秀的教師。但是,他的為人,他的真誠和善良卻動著、影響著許多人。趙老師每個週末都是在家訪中度過的。我跟本記不清,趙老師來過我家多少次了,因為,他每年都會來好幾次。他從不願意在全班的家長會上說些什麼,要說的話都留在家訪時,當著家長和孩子的面,坦誠的指出孩子的弱點。他勸
家長要用欣賞的目光注視自己的孩子,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審視孩子的行為,要以平常心對待孩子的每一次進步和倒退,更要教育孩子以坦然的心態面對成功與失敗。
平常,趙老師的言語不多,從來沒有聽到過他言辭烈的訓斥學生,相反,他用行動對我們說出了最難忘的教誨。
我們這個班五十多人來自不同的學校,建班之初,同學們相互不悉,班級裡的事情各行其是,有好多學生把原來的壞
病也帶來了。比如說,把用過的廢紙團成一個團,順手就丟在教室的過道或牆角,削鉛筆的木屑直接劃拉到地上,更有甚者,還把痰吐在教室的地上。每隔兩天,下午上自習的時候,趙老師就會拎著一把笤帚,拿著一個撮子,一下一下哈著
,清理著教室裡的廢紙和雜物。他蹲在地上,用抹布一點一點擦去地上的痰跡。開始,我們大家還都不以為然,覺得這個老師就是閒的沒事幹,多此一舉,掃衛生不是有值
生嗎?可是,潛移默化的改變在悄悄的進行,兩個月以後,我們班教室的地上再也看不到一片廢紙,一點雜物,一塊汙跡了。是趙老師用行動
染了我們。經常看到老師為我們清掃衛生,同學們的心裡也很慚愧,慢慢的,便自覺地不再隨便丟棄廢物了。這件事再一次充分地證明了,“教書育人,為人師表”
“身教勝於言教”這些話所蘊含的哲理。
若干年後,我們高中的同學聚到了一起,把我們的趙老師也請來了。趙老師穿著筆的西裝,臉上帶著微笑出現在我們面前。我們這些同學開懷的笑啊,鬧啊,唱啊,跳啊,趙老師坐在那裡,笑眯眯的看著我們,用父親一般慈祥的目光,疼愛地掃視著我們每一個人。班長跟我咬耳朵,說一個月前,因為一場車禍,趙老師失去了最疼愛的小兒子。看著老師已經灰白的頭髮,望著老師
漸蒼老的面容,我的心很痛,有什麼事能比晚年喪子更令人悲傷?天底下除了父母對子女的愛,又有哪一種
情,能像老師對學生的愛這麼無私吶?我真想對老師說,如果您願意,讓我作您的女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