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個角度看風景二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收藏貓貓看書,防止丢失阅读进度】
前些天又去了一趟瀋陽故宮。雖然說去過多次了,可每次去都有小小的新發現,讓我驚奇不已。這次,我用手機拍了幾張照片,看著照片,抖摟抖摟我發現的幾個不太起眼的故事。
大政殿與其說是個宮殿,不如說是一個木製的大型蒙古包,從它我們可以看出,滿清的建築是怎樣從一個移動的蒙古包演變成固定建築的。裡面那副對聯,中間的橫批給擋住了,俺愣是沒看著兩邊的字,真憋氣!琢磨著好像是“景泰”四個字。
爬上高高的臺階,穿過了故宮裡最高的建築鳳凰樓,後面就是太宗皇帝皇太極的後宮了。正中是清寧宮,即“正宮”東屋是皇太極和孝端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的寢宮,稱暖閣。中間有個間璧,把寢宮分為南北兩室,南北室各有火炕,又稱“龍”皇太極就在南室“端座無疾而終”葬於昭陵。瞧,那有一大幫人正趴在南室的窗戶外面摳扯摳扯地往裡面看呢,都好奇地想探個究竟。
清寧宮右邊的那所房子就是關雎宮,是皇太極最心愛的宸妃海蘭珠住過的地方。宸妃雖然入宮比她妹妹莊妃晚,但是深得皇太極的寵愛,等級高於永福宮莊妃,從她們各自居住的房子就能看出來,關雎宮的房簷比永福宮的房簷高不少。皇太極在宸妃病逝後,無心朝政,沒有完成統一全國的大業,兩年後抑鬱而死,據說是因為思念宸妃過度。呵呵,叱吒風雲的皇上也有刻骨銘心的愛情哦!
在鳳凰樓的北面,清寧宮庭院的東南角有一硃紅
木杆,木杆頂端有個錫鬥,滿族人稱它為神杆,也叫索倫杆,或還願杆,宮中按照滿族薩滿教習俗舉行祭天典禮時使用。祭祀時在杆頂錫鬥內放碎米雜
來喂“神鵲”就是烏鴉。據滿人傳說:努爾哈赤年輕時在明朝總兵李成梁手下做勤務兵,因他腳下長有紅痣,有帝王之相,為防備他未來奪取大明江山,明朝便要除掉他。努爾哈赤聞訊逃跑了,李成梁率兵緊著追,眼瞅著他就要被發現時,一群烏鴉落在他的身上,在烏鴉的掩護下,躲過了這一劫。數年後,努爾哈赤成為後金之主,為
謝烏鴉救命之恩,告喻全族,永不屠鴉。所以索倫杆飼鴉便延續下來。
故宮裡還保存著多爾袞用過的刀和寶劍,原來掛了五件,現在不知為啥就剩下三件了。
大政殿南面廣場兩側矗立著八座建築,稱為“八王亭”裡面分別展覽著“八王”各自統領的“八旗”軍隊所使用的戰袍、旌旗、兵器等。我是滿族“八旗”中鑲黃旗的後裔,最興趣當然就是滿族八旗軍隊中鑲黃旗統帥穿著的戰袍,明黃
的袍身鑲紅邊,鑲黃旗軍隊作戰時用的旌旗,當間兒用金絲線繡著一條神氣活現、張牙舞爪的龍。
我很喜歡故宮內舉辦的“大清神韻”文物展覽中的兩種文物。
一是用整塊淡淡雪青玉石雕刻出來“玉蘭花花
”作用等同於現在
花用的花瓶,晶瑩剔透,雕刻的刀法非常細膩。
二是一套康熙年間製成的五彩十二月花卉盅,共計十二頭,分成夏秋冬四組,每組三頭。這套瓷器,製做極為
美,盅壁薄的像紙,從盅的內壁可以看到外壁上透過來的字和花,令人嘖嘖稱奇,由衷地讚歎能工巧匠的超人技藝。
這次就說這些吧,待我以後再去發現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