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只見樊噲英雄地呵了一口氣,大聲叫道:“我連死都不怕了,還怕喝酒嗎?我告你呵項羽,之前大家都在楚懷王面前說好,先入關中者,封王。現在我家主人第一個破關入秦,他什麼東西都不敢動,乖得像一隻綿羊恭候您的光臨。然而我聽說你你不但不賞識,竟聽信小人之言要殺我家主人。如果事業還未成功,就想誅殺功臣,我看這樣做跟暴秦有什麼區別?”項羽一時無話可說,他對樊噲揮揮手,說道:“你先請坐吧。”樊噲就在張良旁邊坐下,大家繼續喝酒。然而劉邦此時已嚇得膀胱急,他可憐兮兮地對項羽說道,將軍,我要
!
劉邦這一招是我們悉的金蟬脫殼之術。在很多警匪片中,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鏡頭,兩三個警察押著一個犯人要回警察局,有些犯人想逃獄就對警察叫道:警察叔叔,我要
。人家警察也不是白混的,於是警察就罵犯人道,媽的你遲不
早不
,偏偏要押送的時候
。我告你,像你這樣使壞的人我可見多了,千萬別給我用那點鬼伎倆。然而犯人不但不聽警察訓,反而理直氣壯地叫道:本來我就是
急嘛,不然把我憋膀胱破裂,我可告你
待犯人!警察也無奈,只好押送犯人上衛生間。哪知道就是在說時遲那時快的速度中,犯人趁警察放鬆警惕,不是把警察打昏就是從另外一個秘密通道逃跑。
這種把戲在生活中也處處可見,比如我多年前跟村裡夥伴打小麻將時,有一個鬼靈每次輸得七底八光還欠各位牌錢,最後他看看無力迴天了就對我們說,我要
。那時候,我們農村要
的話得跑到屋外的某個角落去,於是這個鬼
靈便藉口出去撒
一去無回了。害得我們幾個乾等半天不算,第二天找他算帳時,他卻笑嘻嘻地翻臉不認帳了。
今天當我們再讀鴻門宴這段故事時無不嘆萬千,原來那些藉口
逃命或者逃債的竟是劉邦的子孫。如果他們知道有劉邦這麼一個祖師爺,會不會給他燒幾柱香認宗呢?
話說回來。那時候項羽等人儘管是坐在包廂裡喝酒,但當是中國的公廁建設遠遠跟不上時代的步伐。反正當時最不缺的就是樹叢,他們要或者大便就找個草叢蹲下來就行了。這沒什麼不好,不但能給大地施肥,或者還能給豬狗當喂料。劉邦就是瞅著這個機會對項羽說
,劉邦是客人又不是逃犯,項羽要派個人去跟蹤他那可是很丟臉的,所以只能裝大方的放他出去。
但是劉邦出去時,也把樊噲這個保鏢也帶上了。倆人剛走到隱秘地方,樊噲就叫劉邦趕快逃路。劉邦說道:“我這樣不辭而別,是不是太不好意思了呢?”樊噲當機立斷地說道:“做大事的人哪管得那麼多婆婆媽媽的細節,現在別人是刀板,我們是魚,這樣還要跟他們告辭個
呀。”聽樊噲這麼一說,劉邦決定放棄他們來時的車騎從小道逃路。從小道至霸上只有二十里路,節約了一半路程。然而劉邦還是得到了一匹馬,於是獨自騎馬,樊噲等人步行保護他向霸上逃竄。
這是歷史上驚險的一幕逃亡,絕不亞於美國大片上那些汪洋大盜逃獄。他們在逃亡之前,劉邦和張良已商量好了,等他們差不多跑回霸上才進去向項羽彙報。
此時,帳中的項羽早等於不耐煩了,便叫人去喚劉邦。世界太奇妙了,項羽派去的這個人竟然是陳平,關於陳平同志光榮事蹟,我們以後慢慢表來。
項羽等了半天,只看見張良和陳平一起回來。項羽奇怪地問張良:“沛公在哪裡呢?”(沛公安在?)換句話可以這麼說,沛公呢?他還在拉嗎?
項羽問這話太可愛了,言外之外好像是諷刺劉邦被豬拱掉到茅坑裡似的。張良從容地說道:“沛公不勝酒力,害怕將軍責備他,所以先回軍中了。他臨走之前叫我給您送上一雙白壁,以此表示謝您請他吃早餐。同時給亞父範老先生送玉斗一雙,也以此表示
謝。”項羽這才知道,劉邦這泡
是
回霸上去了。他無話可說地回頭看看范增,很無奈地接受了張良的禮物。
范增徹底爆發了。媽的,好一大把年紀了,第一次被騙得如此狼狽。范增伸手從張良手裡接過禮物毫不客氣地丟到地上,拿起長劍把玉斗砍得稀爛,接著他又對項羽吼道:“你這個不中用的東西,我真他媽後悔跟你混了。以後奪取天下將是沛公那個鳥人,我們離做他的俘虜已不遠了!”范增說完頭也不回地拂袖而去。
虎口逃生,劉邦勝利歸來,他第一件事就是殺了曹無傷。
之後,每當劉邦想起鴻門宴都仍然心有餘悸,所以在他的刀光劍影的軍事生涯中,只要是吃了敗仗他一次比一次逃得更加拼命。他的逃命基因也很好遺傳了下去,三百多年後,劉邦逃命的本領在那個叫劉備的人身上得到了更光輝的展現!
二、鴻門宴其實前面我把百姓當成被諸侯們哄騙的傻瓜,那也是不全對的。中國古代是農業社會,農業社會最大的特徵就是安居樂業,不輕易遷移。一部中國古代農業史,也是一部殘酷的資源搶奪戰爭史。在這樣的一個娑婆世界,今天打一戰,明天打一戰,打來打去最受苦的就是百姓。戰爭對於飽經離失所之苦的百姓來說,不亞於撒旦魔鬼。測驗一個古代中國公民的幸福
,那就看看所處的時代有沒有戰爭。只要沒有戰爭,誰家出將入相,誰家雞犬升天,誰家富貴天下,都無關重要。
所以寧願太平的傻瓜,也不做亂世的聰明人,這是處於苦困時代百姓們最基本的生存哲學。這也就難怪劉邦只與諸縣父老絕法三章,就把關中百姓通通搞定。我們只能這樣說,劉邦之所以穩住關中,功德不在於他及張良等人,而在於天。那個天就是我們無法左右和改變的歷史時勢。正所謂時勢造英雄是也。
劉邦當這個大英雄時,此時已經五十一歲了。他這個年紀在中國古代那種早婚時代,做好幾個孫子的爺爺都不過份。與此同時,在中國大地上還苒苒升起另外一顆政治明星,項羽,今年虛歲二十七,按現在求學時間來算,最多是研究生畢業。現在剛畢業的研究生,混得差的話還不知道去哪裡找工作,可在二千多年前,人家項羽已經當上了諸侯王,正浩浩浩蕩蕩在帶著六十大軍從北方朝函谷關撲來。
還是張愛玲說得好呀,出名要趁早。英雄也是如此,也怪不得千百年以來,每次論及楚漢相爭這段歷史時,人家無不為項羽婉惜落淚。項羽年輕,又有才,長得又帥,女朋友虞姬長得又漂亮,儘管人家脾氣大了點動不動就殺人,但也不影響後人對他滔滔不絕的崇仰之情。不說現在街頭上那些黃紅藍綠頭髮的八十年代後美女,就連南宋著名女詞人李清照都崇拜得如滔滔黃河氾濫不可收拾。
反觀劉三,爛酒無賴,人又老,長得一幅馬臉,還特愛老牛啃草。這樣的人估計沒多少粉絲,不過就事論事,薑還是老的辣啦,項羽還是輸給了無賴劉三,我們不能以成敗論英雄,儘管項羽失敗了,他卻用他年輕的生命譜寫了一首悲壯的青
之歌,並從此讓大地記住了他英雄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