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章邯投降項羽後,項羽從他及王離等手裡收得俘虜軍二十餘萬人。再加上諸侯四十餘萬軍,於是號稱百萬大軍雄糾糾氣昂昂地開向函谷關。但是在半路上,這支龐大的軍隊機器竟然出了病。這個病不是小病,而是大病——秦軍二十餘萬的俘虜兵中瀰漫著一股不安之氣。

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項羽率領的這支諸侯軍士兵有很多曾經是從咸陽逃亡回來的人,這些人當年路過咸陽的,或者是替秦朝當勞工修過長城築過墓的,甚至是服過兵役的,都曾經被秦兵欺負過。十年河東十年河西,過去那些被欺負的六國之人現在輪到他們去欺負秦兵了。

在古代戰爭中,只要你當了俘虜和做奴隸是沒什麼區別的。要人權沒人權,能有一口飯給你吃就不錯了,所以當了俘虜的秦軍對諸侯軍來說依然存在著巨大的階級矛盾。秦軍白天被人欺負,晚上便回來互相訴苦。有的說自己被當牛使了,有的說被當馬騎了。大家說著說著,便不由都恨恨不平起來。他們不但恨諸侯軍,也恨章邯。如果章邯不投降,二十萬幹他四十萬,憑著他們必死的信心去打,未必他們能輸給楚軍。好了,現在大家被人家得生不如死過一天沒一天的,真他媽的夠窩囊了。

既然有人發牢騷,那麼就有人聽牢騷。這些牢騷不幸地被英布等將領聽到了,於是便報告給項羽說:秦俘虜都說他們他們後悔跟章邯投降了諸侯軍,如果諸侯軍能打進關中可以救得了老婆孩子,如果打不回去,那麼還要被楚軍帶回江東,然而留在關中的老婆孩子卻要被秦通殺不留,那又是何苦呢。

項羽聽到這話時,心裡大為震驚。聽起來俘虜們這些話不是氣話,簡直就是造反前的造勢輿論。麻煩大了,二十萬人呀,一發作起來簡直比山洪爆發還要恐怖,這可怎麼辦呢?

於是項羽召開軍事大會討論計策,討論來討論去,得出一個結果,那就是把二十萬俘虜兵全部殺掉。項羽不是故意要創造一個殘暴無情的先河,戰國時秦將白起曾坑殺過趙國四十萬俘虜兵。現在秦軍又是在趙國被打敗投降的,殺掉這二十萬人也算是為趙國那無辜的四十萬人報仇。

冤冤相報何時了,報仇當然不是殺人的最主要藉口。項羽準備坑殺秦兵俘虜主要有以下兩個藉口:第一,諸侯軍馬上就要打函谷關了,如果楚軍集中全力攻關時,這二十萬俘虜兵突然發動譁變,造成諸侯軍前後被夾擊,那時就是後悔都來不及了。他們就是不在函谷關造反,也保不準在哪天爆發。所以說這些人放掉是不可能的,帶在身邊是極其危險的,只有一種選擇,殺!第二個理由是,軍中無剩糧了。在趙國攻打章邯時,項羽之所以投受章邯投降,沒有軍糧是原因之一。估計章邯手裡還有一點糧食,但是整個諸侯軍有六十萬軍隊,天天要吃要喝的,有多少糧食夠吃呀,就是把他們當牛馬到草原上放牧,恐怕草原都要被他們啃光。既然養不了那麼多人,那也就有一個字,殺!天黑請閉眼,幽靈來了。

公元前206年十一月的一個夜晚,項羽派英布和蒲將軍兩人趁著夜,在新安(今河南省澠池縣)城南成三面包圍秦軍,並故意給他們留了一條出口。秦軍俘虜兵在半夜之中,全都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他們憑著求生的本能奪路而逃。

可怕的是,秦俘虜兵沿著楚軍的開口路不知不覺地跑進了一個山谷,山谷之上早埋伏著楚軍,只見山上火光四起,萬箭齊發,山石滾滾而下。在人類互相殘殺的戰爭史上,這是真正的鬼哭狼嚎,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一夜之間,章邯這支曾經縱橫了半個中國的二十幾萬虎狼之師,竟然就這樣不明不白地被項羽那支魔鬼軍隊坑殺!秦軍將士倖免於難的,唯有章邯,司馬欣,董翳。司馬欣,董翳勸勉章邯向項羽投降有功勞,所以留著不殺。掃除後顧之憂後,項羽放心前行。當他來到函谷關時,發現函谷關已經被關閉,派人來守關的人不是別人,正是他曾經的老搭檔劉邦叔叔。

順便代一下劉邦為什麼閉關。當時劉邦還軍霸上時,有人就向劉邦出了一個餿主意:沛公您好不容易攻下關中,可是聽說項羽已封章邯為雍王,如果章邯隨項羽到來的話,關中肯定沒有您的份了。所以只有派人守住函谷關,阻止諸侯軍入關,這樣就沒人能與你搶關中這塊肥了。

此建議,從理論上是說得過去的,從現實上來講是不通的。因為劉邦碰到的對手不是別人,正是史上最牛大英雄項羽,項羽就像一個拼命敢打的拳擊手,你越是向他逞強,就越會刺他,他如果不把你打得一塌糊塗那是絕不罷手的。

項羽封章邯為雍王,估計那是章邯投降的條件之一。章邯也是在道上混出來的,如果沒有半點好處,他能乖乖地讓二十餘萬軍隊全做俘虜?既然項羽封章邯為雍王已是既成事實,那麼有話好好說,把楚懷王的諾言及所謂的道德信義都拿出來討價還價,談不妥了再打也不遲。可你劉邦現在也不向諸侯通報一聲,悄悄地搞暗動作閉關自守,怎麼不讓項羽生氣呢?

項羽真的生氣了,好呀你個劉叔叔,你既然早定關中,就算沒空給我打電話,至少也應該買只鴿子給我發個短信呀,你現在一個人躲在關中悶氣不哼聲到底想幹什麼?難道你要一人獨了關中不行?你這擺明了不是要跟諸侯軍做對嘛,既然你不認我項羽為兄弟,那只有開打定輸贏了,我倒要看是你守關的強,還是我攻關的硬。

憤怒的項羽立即派英布去攻打函谷關。又是這個英布,彷彿英布臉上被刺的是這樣的四個字:救火隊長。有困難,找英布;有火災,找英布。斷王離糧道的是他,殺秦兵二十萬俘虜的是他,攻打函谷關的也是他。

函谷關下,英布陳兵列陣,開打。世界沒人攻不進的險關,只是你還沒等到那個真正的敵人出現,傳說中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函谷關,就被英布撞了開去。

項羽破關而入,馬上屯兵戲水。幾多風雨風多愁,送走舊人又來新。戲水,曾經是章邯率軍傾城而出攻破周章二十萬大軍的地方。項羽股還沒坐熱,就有個人顛地跑過來跟他做買賣,這個人就是劉邦的參謀官,左司馬曹無傷。

項羽沒有玩無間道,曹無傷這是實實在在的告密。告密者,間諜也。美國大片看得多了,間諜無非兩種:一種是吃裡扒外,曹無傷純屬此類;另一種是裡外通扒通吃,此類間諜我們又稱其為雙面間諜。曹無傷是劉邦身邊的參謀官,不亞於今天的克格和中情局官員,這麼一個人告密那價值實在太大了。

曹無傷派人來這樣對項羽說道:“沛公想在關中稱王,封贏嬰為國相,然後想獨咸陽的所有珠寶。”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