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九章歸路安邑荊州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衛寧此來的目的也算達到了,甄儼卻是希望能夠在甄府上設宴款待一下他這個河北新的主人,同時婉轉的表達了其餘家族家主希望能夠和衛寧有點接觸的請求,衛寧還是毫不猶豫的推脫掉了。

若是什麼樣的人物,都要求見他,那豈不是讓他整裡都在這賓宴中度過了?以他的身份來說,卻也並不是任何人都是有資格求見的。

衛寧也沒有絲毫在甄府用餐的意思,既然已經確定了甄氏對他的利用價值,同樣也見識了一下那個後美貌不凡的小洛神,便當即告辭,起架回返了。

受到衛寧的拒絕,甄府眾人倒也沒有多少遺憾,最大的甜頭都已經給足了他們,後甄府在河北的地位穩固幾乎已經是鐵定的事實,顯然,這一次到訪,衛寧拋出的善意,給這個漸衰敗的家族太大的希望了。

似乎,衛寧還對他們這個家主頗為有興趣的樣子,也便代表了,後甄儼東山再起的機會。

等衛寧帶著依依不捨的衛走後,甄氏上下,終於是不用掩飾心中的歡悅,人人喜笑顏開。尤其是他們之中的甄宓,當真便是一下子飛上枝頭,反而還成了甄府上最為耀眼的存在。

轉頭想來,不管是衛的偷來,還是引申出衛寧的親自來訪,究其原因,便還是這個十二歲的小女孩昨的善良得到了足夠的回報。事實上,甄宓昨本不知道衛的身份,甚至因為衛和護衛被衝散,甄宓也沒認為他會是一個身份高貴的士子,不過是不忍心他被民踐踏而救下。心善救下,這才成就了今地因果。

更何況。擺明了衛寧對她是異常喜歡的,既然有了衛寧地庇護,甄宓雖不是男子,但以後若是生活在衛府,便算是為身上鍍上了一層金。對於他們甄府來說都已經是個強有力的支柱了。想來,甄宓後就算不能嫁給衛。出閣時,也當然會是河東最頂尖的圈子了,那麼無論如何甄氏一族也算聯繫上了一個不錯的家族吧。

甄宓依舊還茫然的託著手上那塊小巧地碧玉,那正中的衛字,龍飛鳳舞。活靈活現,雖少幾分剛直。但多了幾絲飄逸,卻有種高貴莫測地覺在上面。

衛的話已經說得再清楚不過了,拿這這塊碧玉,便相當於是衛氏一族的人,不管是走到哪,憑藉如今衛寧滔天的權勢,衛氏當朝兩公,門下遍及朝野的赫赫威名,便已經富貴天下了。

“宓兒…你且將衛侯所賜地這塊玉信可收好了,這東西可萬萬不能遺失的!”甄母看著自己地女兒幾乎曉得合不攏嘴了。一把將她落在懷中。十二歲的幼女身體依舊還是瘦弱。甄母似乎也有許久不曾享受愛女在懷的那種溫情,一想到。後甄宓便將遠走河東,山水相隔,適才那番歡喜卻好像淡了許多,倒似有些傷浮上心頭。

靜靜的將甄宓擁入懷裡,甄宓柔順的將腦袋鑽進母親的口,受到那股悉而親切的味道,心頭的茫然卻尤見更盛了許多。

從剛才瞻仰到衛氏叔侄那種高高在上的權勢,從羨慕到期望,卻真真正正等到衛寧的召喚,卻轉而是茫以及不捨。或許,從一開始,這個心底實則善良地女孩,不過本也沒想過有那麼一天會因為權利為了家族而遠走他鄉吧。

固然,她因為家族地漸漸敗落,而努力讓自己成,為疲憊的母親分擔家族地煩心之事,但終究,也不過只是一個小女孩而已,一個應該無憂無慮成長的女子。

甄母憐愛的撫摸著女兒的梢,從尖一直順著拂過後背,彷彿要將女兒的身體,最後一次深刻記憶在心裡,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她還能再回來甄府,亦或是,再也沒有相見的子…

她已經老了,甄府五女,三子,從最大的孩子起,一直到甄宓,有四個為她所出,如今已有五旬多,在這樣一個時代,也不知道,還能在熬上多少歲月。

後…宓兒去了河東,卻是陪伴衛侯愛女,孤身在外,卻是要多加註意自己身子。你卻是也知道,如今自你父親,大兄早故,家族漸衰落,衛侯既是見你歡喜,從語詞中,或還有將你許配給那衛小公子的意思…後,甄府重揚門楣,甚至再進一步的希望,卻也在你身上了…”甄母輕輕的嘆息了一聲,努力壓下心中的悲傷,終究還是道“河東不比我信都,乃是我大漢的新都,昔洛陽權貴也多攀附在衛侯麾下。不提安邑追隨衛侯南征北戰的功勳之族,那些積累許久的世家,也非我等甄氏這樣一個遠在他地的地方世家可以比擬…此去,你也不可仗著因為衛侯寵信便驕了子,一切…都該小心為好。”

“母親所言,孩兒自是知道…”甄宓在甄母懷中,微微動了動腦袋,卻也捨不得離開那溫暖的位子,低聲說道“母親…孩兒卻是…捨不得你…”語氣中,漸漸有些咽,甄母驀而覺到口有些滾熱,不知什麼時候,甄宓已然垂下了淚水。似乎心中被一把捏住,很緊,又有些痛苦,甄母老淚顯然也開始漸漸浮起在眼眶中。

如此場景,便如同當初她出嫁甄逸時一般,對自己已經逝去的母親,何嘗不也是這樣彷徨,害怕還有不捨。

是了,這一次,衛寧親口要人,甄宓若去河東,何嘗不也是一場犧牲她這個愛女換取的政治上的利益?甚至,到了此時此刻,也沒有任何人問過,到底甄宓喜不喜歡,那個小孩。或者說,如今那個小孩不過七八歲。到底懂不懂這男女之情?

“宓兒…唉!甄母張了張嘴巴,很想衝動一次,說些什麼,自己的冷靜,終究還是讓她重新嚥了回去。眼淚也終究是無法在阻攔,開始順著老皺的臉頰緩緩落下。

母女兩人。依依不捨地離別,相擁而泣,便讓堂廳內,剩餘的甄氏族人,一時間少了剛才地的歡喜。或是也能察覺到那即將天各一方的悲傷。

雖然其中也有幾個沒心沒肺的傢伙,只顧著甄氏重新揚眉吐氣。心中不屑那點母女兩人的婦人姿態,但也沒敢肆意打擾,只是不屑一聲,各自退走了。

那個漸漸衰敗地甄氏一族,一夜之間,便彷彿換了一個模樣,本來當初投靠衛寧投靠得早的那些冀州本土勢力,覬覦甄府地鉅富又或是仇恨昔的嫌隙,摩拳擦掌準備好好敲打他們一番,但這個時候。毫無例外的。人人都只能偃旗息鼓。

甚至有不少人,連夜的親自登門告罪。示好,卻暗自嫉妒,怨怒,本不知道,為什麼這個毫無實力的甄氏竟然便得到了衛寧地青睞?更狗屎到,居然讓衛寧看上了他們家的一個十二歲地幼女?了半天,家裡面養只蘿莉,還有這樣強悍的功能,不少不明情況,或許情況朦朧的人,對衛寧的趣味,充滿了信心,自以為家中似乎也有這麼個條件…

現在的冀州,可不是袁氏父子統治的冀州了,在以前,花費了幾年的時間和袁氏經營的關係陡然崩塌,一番苦工盡化水,反而在新主人入主河北的時候,誰先聯繫上了高層,誰在後的利益分配中,便能理所當然地先分走最甜美地蛋糕。^^吧^發^^無疑,甄氏一族的幸運而值得任何人羨慕地,甚至甄氏的好運,因為甄宓的搶眼,讓人驚歎不已。

就在所有人卯足了勁,削尖腦袋妄圖鑽進信都那看上去高不可攀的門庭時,衛寧顯然也不願意在這個漸漸開始寒冬的天氣而再呆在河北了。

也是因為那些傢伙看到甄氏的幸運而自覺機會來臨,隔三岔五的請求拜訪,讓衛寧厭惡不已。

不過在訪過甄府之後的第四,衛寧便傳令南下回歸河東而去。

除了必要的五萬強兵由呂虔統領,依舊鎮守冀州和幽州外,黃忠領兵三萬鎮守青州防範曹,估計在這個新年,也是沒辦法回到安邑與家人團聚了。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