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140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正月二十一一早,吳三桂率軍踏上征程,在軍中還有一架八匹高頭大馬牽引的金黃馬車,車中坐着一個不過七八歲的幼童,頭戴皇冠,身穿龍袍,看樣子便是北明地小皇帝。因有萬歲的車駕,大軍一路上行駛緩慢,中午還停下用飯,直到傍晚時分,大軍才終於趕到慈利城外。大軍也不進城,在城外安下帳篷,派出崗哨,四處守衞。此時左良玉就站在慈利城頭,看着城外十里遼東軍的大營,目光閃爍,直到遼東軍已全部安營,才叫道:“夢庚,你親自往遼東軍營一行,就説我左良玉在此恭候聖駕,城外天涼風寒,請萬歲和吳王幹歲入城安歇!”左夢庚面遲疑,半天也沒有動靜。左良玉回頭瞪了他一眼,喝道:“還不快去!”左夢庚卻道:“爹,咱們二十萬大軍駐在城中,那吳三桂豈敢入城?小皇帝更是沒有任何説話地權利,我就算去了不也是白跑了趟嗎?”

“糊塗!就算天下人都知道這其中是怎麼回事,咱們也得把這齣戲演得像樣一點,如今萬歲車駕就在城外,而我區區一個侯爺又是待降之臣竟不派人前去問安,不是太明顯了嗎?而且你此去問安事小,查探遼東軍虛實才是真,一定要明白他們是否真的只有一萬人,看看他們是否有什麼暗藏的手段,他吳三桂竟真的敢只率一萬人來此,不知是有所依仗,還是怎麼回事,你此去最好能親眼看到萬歲,至少也得給我見到吳三桂本人,我怕此次來的這個吳三桂有假,不清楚我總是放心不下。”左夢庚被父親罵了幾句這才明白過來,不敢再耽擱,連忙率人出城去查探遼東軍虛實。半個時辰後,左夢庚率人返回城中,在城頭找到左良玉,詳細稟報道:“父親,我此去雖沒見到萬歲,卻已見到了吳三桂。”

“你能肯定那人便是吳三桂?”左良玉還是不放心的問道。不知怎麼了,從天黑後,自己的眼皮就一直在跳,左良玉怕明之事有變,所以才如此謹慎。

“那吳三桂與咱們的人所畫畫像一般無二,而且那吳三桂雖然年紀不大,可我在其面前竟心生寒意,彷彿置身於千軍萬馬當中,好在他只是看了幾眼便沒有再盯着我看,不然我怕是兩腿都無法站立。”左良玉微微點頭,道:“如此説來應該是錯不了,僅是幾眼便讓你如此心寒的,應該是就是吳三桂了。你可探明瞭他們營中兵馬?”

“兒臣入帳後,不及細着,不過隨我同去的軍卒卻已看明白了,他們應該只有一萬兵馬,而且其中還有三千步兵,看來明之事定可一舉成功!”左良玉聽後也是哈哈大笑,道:“這是天助我也,沒想到他吳三桂竟會如此大意,僅有一萬兵馬便敢來此,我定叫他來得去不得!傳令下去,命探哨今夜定要看緊九溪衞、永定衞、石門的遼東軍,如有異動,馬上來報,不得有誤!只要他們今夜沒有動靜,等明天他們就是想要來支援吳三桂怕也是來不及了。”第二天正是正月二十二,天空萬里無雲,和照的陽光灑在大地上,給這寒冬帶來了幾分暖意。吳三桂和左良玉按照事先約定。準備進行受降儀式。左良玉率領着三萬親衞出了惹利城,向吳三桂地大營行來,其餘二十萬兵馬分從其他三個方向向吳三桂大營靠攏。率領着七千鐵騎的吳三桂跟在皇駕身旁,探哨不斷將四周消息傳來,吳三桂聽到南明二十萬大軍從其他方向向自己壓來,冷冷一笑,道:“看來這個左良玉已經忍不下去了,好戲恐怕就要開鑼了。傳我命令,祖大壽、吳習、許立立即向此處增援,這好戲總得給他找些好觀眾才是!”傳令兵趁着四周南明大軍尚未合圍之際。打馬而去。而左良玉雖然也得到消息。不過此時還沒有真正扯破臉皮,他當然也不敢派人上前攔截。不過四周的遼東兵馬距此處最近也需半路程,而在自己二十餘萬大軍之下,他吳三桂僅有的一萬兵馬,能堅持半嗎?最起碼左良玉是不會相信的。半個時辰後,兩方兵馬終於在吳三桂的大營前相見,左良玉見到小皇帝的車駕,不敢怠慢,翻身下馬。上前請安。只是左良玉心中有鬼當然不會來到近前,距小皇帝的車駕尚有百餘米,便停了下來。不過一同押來的牛金星等大順反賊卻已給了遼東軍卒看管。這也算是他左良玉的見面禮。

車邊兩名小太監拉起門簾,小皇帝身着龍袍端坐車中,左良玉離得太遠,看不真切,不過龍袍卻不會看錯。上前跪倒在地,三呼萬歲,小皇帝卻本未曾起身,只是道:“愛卿平身,聯得知愛卿心有大義,願重歸於我大明。聯心甚喜,只是聯尚年幼,朝中大事全由攝政王吳三桂處置,愛卿便與懾政王商議吧!聯有些累了,來人,回營!”看着小皇帝地車駕就要轉頭,左良玉大喝了一聲:“慢!臣是降於大明,降於萬歲,又不是降於他吳三桂,若無萬歲親自接降,臣寧死不降!”小皇帝地車駕停了下來,車上小太監卻已急道:“放肆!吳王千歲乃我大明懾政王,在萬歲未成年之前,朝中一切大事自有吳王做主,你一區區侯爺竟敢與萬歲、與懾政王講條件,莫不是活得不耐煩了?小心萬歲降旨,滅了你的九族!”左良玉這時已站起身形,冷冷的道:“萬歲尚未開口,你一個奴才竟敢如此放肆,我看活得不耐煩的是你吧!”此時左良玉也怕夜長夢多,若是等遼東援軍趕來,自己勝算便又少了幾分,所以他也懶得再與這些小人糾纏下去,轉頭對吳三桂道:“吳三桂,你吳氏本是遼東一小卒,幸得先帝賞識才至今,可你卻不知報恩,反而攜天子以令諸侯,豈不叫天下人齒寒?我左良玉不才,深受先帝大恩,斷不會叫你得逞!你今若是將萬歲由我等,我便放你一條生路,如若不然,定叫你死無葬身之地!”吳三桂見左良玉圖窮見匕,本就是懶得理他,若不是將計就計,想將左良玉及其大軍引出城來,在這曠野中將其全殲,今之會本就沒有一點必要。吳三桂向身邊吳洪一擺手道:“全軍撤回營中,準備敵!”説完打馬先行一步,連看都沒看左良玉一眼。左良玉看到吳三桂臨走時的輕蔑眼神,心中暗恨不已,好,你竟敢如此瞧不起我,我便叫你見識見識我的厲害!當即命身後親衞揮動令旗,命四周的二十萬大軍向遼東軍營發起總攻。左良玉相信,兵力如此懸殊之下,他遼東軍就是長了三頭六臂也只能是飲恨於此,只要全軍一個衝鋒,眼前這一萬遼東軍,特別是那個吳三桂定然難逃一死。二十萬南明步騎呼喊着衝向了千米外的遼東軍大營,喊殺聲震天,只是令人奇怪的是遼東大營中依舊壓雀無聲,處處透着詭異。只是二十萬南明大軍早已是被左良玉事前所講地高額懸賞衝昏了頭腦。

戰前左良玉便已頒下通告,殺一名遼東普通軍卒可得白銀五兩,殺一名班排級軍官,可得白銀十兩,殺一名連營級將官可得白銀百兩,殺了團以上將官,那更是不得了,賞白銀千兩,至於遼東軍的主帥吳三桂,如能生捻,便可得黃金千兩,就是死的也值六百兩黃金。至於遼東營中地那個小皇帝卻被左良玉有意的忽略了,他也知道遼東此次帶來的決不會是真的萬歲。眼看南明大軍越衝越近,距離遼東軍大營已只有五百米左右時,遼東軍營中突然發生了變化。大營外圍的營帳突然被掀開,只見一個個黑漆漆的鐵傢伙了出來,有一部分南明軍還能認得,正是遼東軍仗以成的新式火炮,可另外還有幾百座卻不認得到底是什麼東西,若説他是火炮吧,可其炮管太細,若説是火槍,可又要上一些。不過南明大軍此時卻無暇細辨,此時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遼東軍中率先發言的當然是程最遠的新式火炮,二百門火炮平均分在大營的東南西北四邊,只聽遼東營中一聲槍響,早已引勢待發的炮手立即對準了四面黑鴉鴉的南明軍,黑的炮管發出了一聲聲怒吼,二百發炮彈分別落在了昨天便已定好的部位,竟無一重複。僅是一輪齊便已炸死炸傷南明軍多達千餘人。

一些南明軍卒見到如此犀利的火炮,心生怯意,腳步也慢了下來。不過軍中的將官們卻知道,火炮這東西你越是怕他,傷亡便越重,只因火炮只能打遠,不能及近,只要衝到近前,這些火炮便算是徹底沒了用處。當下有人便大聲叫道:“衝啊!只要衝進遼東軍營,他們便不敢再開炮了!”也有人喊道:“殺啊,殺死一人便有五兩銀子,抓到吳三桂便有千兩黃金!衝啊!”這些南明軍卒在將官地鼓舞下。在真金白銀的勵下,終於又重拾信心,再次高舉着手中的大刀長矛向遼東大營發起了水般的攻擊。眼看南明軍距遼東大營越來越近,可卻依舊不見遼東軍有絲毫驚慌,反而可以從遼東軍眼中看到幾絲笑意。雙方越來越近,很快便已不到二百米,此時死傷在炮火下的南明軍已有三四千人。突然那些一直沒有動靜的黑傢伙響了起來,只見一道道火舌從那黝黑的槍管中噴而出,在遼東軍前織成一道密密麻麻的火網,每分鐘四百發的子彈不斷飛入南明大軍之中。不斷收割着南明軍卒的命。只是眨眼之間。衝在最前面地南明軍已是死傷慘重,幾幹具屍體橫七豎八地躺在陣前,硬是將南明大軍打出一片幾十米寬的空地。左良玉站在一處山丘上,看到眼前情景不由得目瞪口呆,這那裏是戰爭,這本就是屠殺!站在一邊的左夢庚更是張大了嘴,半天卻發不出聲。

後面的將領無不心驚不已,可陣前的南明軍卒卻不敢發呆,多站一秒鐘便是生與死的決擇。無人還敢繼續衝鋒,他們都被遼東軍的密集火力嚇得轉頭就跑。可南明軍實在是太多了,二十萬大軍雖分為四方進行攻擊。每邊卻也有五萬人之多,前後達幾千米之遠,後面的軍卒生怕軍功都被前面的人搶光了,只知拼命地往前擠,而前面的軍卒卻又急着逃命。頓時南明陣前亂成一團。這卻更給遼東的重機槍提供了機會。遼東地這種三六式重機槍程越過千米,而且此次他們整整攜帶了幾百萬發的彈藥,平均用在每個南明軍卒身上也可達五十發左右,本不需要考慮彈藥不足的問題。所以陣前的遼東軍任意的揮灑着彈藥,瘋狂地收割着南明軍卒的命。左良玉只是呆了一分鐘左右,可就是這短短的一分鐘。四面的南明軍便已有萬餘人死在槍下,而他們卻本無法做出任何反擊。左良玉剛一清醒過來,只覺得自己的心也在滴血一般,忙大叫道:“快、快鳴金收兵!”聽到清脆的鳴金聲,後面地南明軍卒雖然是百般不願,卻也只能老老實實的撤回來,而衝在前面的軍卒更是慶幸不已,終於是撿了一條命回來。可他們還是高興的太早了,剛剛離了遼東重機槍的程,火炮聲未絕,只聽得身後卻響起了陣陣馬蹄聲,遼東七幹鐵騎分為四隊,分別從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出擊,順着南明軍敗退的身影掩殺上來。

這些早已被嚇破了膽的南明軍卒本沒有想過要轉身戰,在他們眼中,只有慈利城的城牆才是他們最好的保命之處,所有人如同一窩蜂般衝向慈利城,本無人還想着左良玉等人。左良玉站在山丘上,一雙眼睛已是血紅,這才是剛剛戰不到十分鐘時,自己二十萬大軍竟被不到一萬遼東軍打得如此之慘,不算死在陣前的軍卒,僅是剛剛這一會兒功夫,自己互相踐踏而死的恐怕都要超過萬人。

“夢庚,你率領兩萬親衞軍給我頂上去,務必要拖住遼東騎兵,不然咱們這仗恐怕就要敗了!”左良玉雖然也心疼兒子,可此時已顧不得戰場兇險,拼了!

“是,我必要讓這些遼東狗賊知道咱們的厲害!”左夢庚此時也從驚慌中清醒過來,他也明白此時若不能拖住遼東騎兵,一旦自己一方的二十萬大軍在遼東軍的驅趕下,發生炸營,父親一生的心血恐怕就得就此白費了,自己的理想便要成為空想,這是左夢庚無論如何也不能答應的。左夢庚率領着左良玉的兩萬親軍鐵騎衝向了戰場。

只是此時的戰場已是亂作一團,衝在前面的全是南明步兵,左夢庚為了驅散這些敗軍,也顧不得是不是自己的弟兄,大喝道:“所有人讓開,凡有阻路者格殺勿論!”説完衝在最前面的他,已是一刀削去了一名驚慌失措的南明軍卒的半邊頭顱。後面兩萬鐵騎也知此時不是心軟的時侯,全部拔出閃亮的戰刀,衝迸了敗軍之中。可誰知左夢庚等人好不容易衝進了圈內,卻發現接他們的卻是遼東軍的炮火,而原本跟在南明敗軍身後的七千鐵騎已是毫髮無傷的反回了遼東軍營。左夢庚好像使盡全身力氣打出的一拳卻打在了棉花上,而在這棉花堆裏卻又暗藏着一枚鐵釘,不但沒有給敵人造成任何傷害,反而讓自己受了傷。鬱悶的他只覺咽喉一甜,竟是吐出一口鮮血。繼續留在此地也是毫無作用,不但不能殲滅敵軍,反而是白白犧牲自己軍卒的命。左夢庚緊咬銀牙,終於吐出一個“退”字,説完調轉馬頭,便隨着南明敗軍一同撤了回來。看着南明大軍狼狽而逃,遼東軍一萬將士無不哈哈大笑,吳三桂親自命炮手用炮火為他們送行,直將其送出五里開外。若非怕將這些南明軍卒一舉擊潰,以後還得四處追擊他們,僅靠左夢庚所率的兩萬騎兵如何能阻攔遼東鐵騎前進的步伐,只要遼東鐵騎繼續追殺下去,眼前這十幾萬南明大軍怕是隻能一潰千里。

左良玉此時卻沒有吳三桂這般好心情,二十萬步軍、兩萬騎兵,從衝上去到潰敗而回,竟不過半個時辰左右,死傷便達四萬餘人,雖説這其中真正死傷在遼東之手的只有不到兩萬多人,其餘全是自相踐踏而死,可由此也可看出遼東火器的犀利,決非人力所能抗爭。本想憑藉着巨大的優勢兵力,想要一舉將遼東軍全殲,沒想到這卻成了自己失敗的最大原因。如果當初只命幾部兵馬參戰,無論如何也不會有如此巨大的傷亡。不過此時左良玉卻無服繼續反醒下去。剩下地十六萬步兵至今仍未安靜下來,正如無頭蒼蠅一般四處亂竄,好在左夢庚及時趕回,率領着兩萬騎兵四處鎮壓慌亂之人,才終於將這些被嚇破了膽的軍卒聚攏起來。可一請點人數才發現,除了死傷的四萬大軍外,竟有兩萬餘人已趁亂逃走,此時已是不知去向。只把左良玉等將官氣得大怒不已。不過現在也沒有時間去追查那些逃兵了,此處戰爭一打響,想來駐守在九溪衞等處的遼東軍必然會快速趕來。自己若不能在半內解決眼前這一萬遼東軍。擒殺吳三桂,等待南明軍的便只能是敗亡一途。可面對遼東軍如此犀利的火器,明知進一步便是地獄,那裏還有人敢繼續發起進攻。左良玉為此苦惱不已,若不能想出良策,還不如趁早撤兵,也能保存幾分實力。

就在左良玉為之苦惱時,一名副將湊到跟前,道:“侯帥。末將知道一種防火槍的土辦法,只是不知道不管用。”

“快説!如真的管用,必有重賞。”左良玉此時正是一愁莫展之時。聽到這副將有主意,一把抓住那副將道。

“啓稟侯帥,臣未參軍時本是豬户,曾用火銃上山打獵,可沒想到不論是老虎還是野狼。只要打在身上,必是一個血,沒有例外,可唯有野豬中槍後,卻無大礙,差點要了我的小命。後來我們一同將那野豬圍殺後才發現,野豬身上有一層松脂,上面粘了一層厚厚的沙土,這才能防得住火銑。當年侯帥率末將等剿殺大順時,大順也有些火器,臣便用兩牀地棉被包上沙土,澆上冷水,充當盾牌,以擋大順火器,效果不錯,大大降低了士卒傷亡,只是不知此法對遼東火槍是否有用。”

“好!”左良玉一聽心中大喜,此法應該管用,高興地道:“來人,取黃金百兩,賞賜此人!”隨後命人按此策進行準備。小半個時辰之後,左良玉命一萬軍卒頭頂包着沙土的棉被充當前鋒,慢慢向遼東軍大營靠近,而後面卻是一支三萬人的大軍充當主力。其餘軍卒也是全副武裝,只待這支軍卒衝進遼東大營,便可發起衝鋒,力爭一舉剿滅遼東軍。看着怪模怪樣向大營靠近的南明軍卒,營中的遼東軍卻是毫不緊張,此時他們已有了萬全之策,那裏還怕這些南明軍的進攻。再説,就憑這個棉被包沙土的土法子防防那些落後的火銃還行,恐怕就連遼東的制式火槍都防不住,更別説這種三六式重機槍了。

南明一萬先鋒小心翼翼向遼東大營靠近,一直走到距遼東大營三百米左右地地方也不見遼東軍開槍,有些南明軍卒甚至有些得意忘形,還以為遼東軍見到自己有了防備,知道剛才那個殺人的利器已沒有了處,便怕了自己,連槍也不敢放了。又向前行了五十米左右,只有二百餘米的距離,只要一口氣便可以衝進遼東大營。此次率為充當先鋒地副將頓時高興的大喊道:“衝啊!殺進遼東大營者賞銀五兩!官進一級!”南明此次派出的一萬先鋒本就是從各營選出的敢死隊員,一聽衝進遼東大營便有錢拿,又可以升官,當然是奮不顧身,狠狠的憋了一口氣,向着遼東大營衝了上去。可剛衝了幾步,隨着一聲聲爆炸聲響起,大軍地步伐為之一頓。後面觀陣的左良玉明明沒有看到有炮彈飛出,可自己的一萬先鋒卻不斷被巨烈的爆炸炸上天空,死於非命。仔細觀望,才發現,這爆炸竟不是來自天上,而是在地上響起。原來遼東軍在剛才南明軍敗退時,便派出一隊工兵衝出大營,將大營周圍二百米左方的範圍內全部布上了地雷。只是南明軍正被遼東七千鐵騎殺得潰敗,那裏還有人注意到此事。而到了此時,這些地雷卻讓這些南明軍吃了個小虧。

不過這地雷還只是開胃菜罷了,隨着地雷響起,遼東軍的火炮也開始怒吼,一枚枚炮彈彷彿雨點般落在南明先鋒地頭上,同時重機槍也再次響起,手指細的子彈不斷穿過棉被打在南明軍的身上,一時間天上、地下、空中組成了一道立體火力網。這些南明軍別説身受,就是聽也沒聽説過,那裏還有什麼防護的辦法,事到如今,他們只知道轉身逃命。

第一百三十八章三次衝鋒南明軍此次攻擊的三萬主力也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只是眨眼之間,平靜的戰場變成了地獄,一萬先鋒在這種立體打擊下瞬間便損失了三千餘人,其餘人正瘋狂的向自己衝來。同時他們也看到,這種土辦法本防不了敵人的屠殺利器,自己再繼續衝上去,也不過是個活靶子罷了。也不知是誰帶的頭,剛才還隊容整齊的三萬南明軍瞬間便崩潰了,大家只知逃命。這卻讓吳洪鬱悶不已,他此時已穿戴整齊,本想趁南明軍大敗之機,再衝出大營斬殺一回,可沒想到自己還未等出營,這些南明軍便已全軍潰退。看其速度,恐怕就是自己騎着戰馬也是難以追上。他只好狠狠的瞪了步兵統領吳本一眼,怪他將這些南明軍打得太慘了,竟不給自己立功的機會。就連吳三桂也道:“吳本,你將他們打得實在是太慘了,起碼也要給他們留一點希望才好啊!眼下咱們才守了一個時辰,舅父、許立等人就算是按照約定,不等咱們的消息,從清晨開始行軍到達此處也得兩個時辰左右,左良玉若是就此撤軍,他們就是上翅膀也趕不及了,咱們豈不是白忙活了一場?”吳本被説得低下了頭,小聲嘀咕道:“這也不能怪我啊,誰知道他們這麼不徑打,而咱們的傢伙又太厲害此時已有些急紅了眼地左良玉若是聽到吳三桂等人的話。不知會不會一下子背過氣去,自己千挑萬選出來的敢死隊,在人家眼中竟是如此不堪。

看着自己幾萬大軍再次被打得如此狼狽,左良玉真是殺了他們的心都有了,可是面對遼東軍如此犀利的火器,左良玉也是無可奈何。一邊的左夢庚小聲道:“父親,如今咱們如何是好,吳三桂據營死守,咱們雖有二十倍的兵力卻無可奈何,而遼東六萬援軍此時恐怕已在路上。若是趕到此處。咱們怕不是對手啊!”左良玉聽後也是長嘆口氣,道:“我也知道遼東軍厲害,可沒想到竟會這般無敵,一比二十,竟是毫髮無傷。可眼下咱們不繼續進攻還有什麼好辦法?若是不能將遼東營中的小皇帝擒獲,咱們便只能退回銅陵,可咱們要投靠遼東的風聲早已是天下皆知,就算咱們撤回銅陵怕也再難得到萬歲的信任,一旦被斷了糧草。咱們該如何是好。想要進兵南京,卻是師出無名,想要退軍。卻又是無路可退。退一萬步講,南明還接納咱們,可心中又豈能沒有懷疑,若是等遼東積足了力量,揮軍南下。以今之事,遼東又豈能不記恨咱們?南明也必將第一個將咱們送上戰場,到時咱們便是第一批送死地炮灰!”原來當左良玉、左夢庚及黃澎三人在密室便定下此計,想要用投降之名,將北明地小皇帝誆到此處,到時自己二十萬大軍齊攻之下。就算不能留下吳三桂,也必可將小皇帝留下。退一萬步講,那怕遼東軍帶來的是個假皇帝,或是小皇帝在亂軍中戰死,這也不要緊,只要自己將此事鬧得天下皆知,遼東軍來此時,必會聲稱所帶為真皇帝,到時自己隨便找個年紀相差不多的孩童頂上去也就是了,至於是真是假卻是無所謂,自己所圖的不過是個進兵南京的理由罷了。

可左良玉怎麼也沒想到,自己二十萬大軍,竟會無奈於一萬遼東軍,事到此時,左良玉卻是左右為難。左夢庚一聽左良玉此話,更是急了,道:“那可如何是好?”左良玉一咬牙道:“為今之計只有與遼東爭個魚死網破,我就不信咱們二十萬大軍竟奈何不了遼東區區一萬人馬!你親自到各部挑選五萬忠心將士組督戰隊,由你親自率領,在後面督促其餘大軍進攻遼東大營,有後退一步者,殺無赦!那怕這十販萬軍馬都死光了,也得給我衝進遼東大營。一旦見到遼東大營被破,你的五萬督戰隊便是主力,務必要殺進敵軍營中,與其展開白刀戰。我親率三萬鐵騎為後軍支援你們!”左夢庚也想不到任何良策,只得點頭道:“遵令!”説完到各營中挑選人馬。半個時辰後,南明二十萬大軍集中在遼東軍營一側,準備集中優勢兵力,強突一點。左良玉率三萬鐵騎在最後押陣,前面便是左夢庚所率的五萬督戰隊,最前面的卻是亂轟轟的十幾萬大軍。左良玉見各部已經就位,雖然前面地部隊還有些亂,可此時也顧不得許多,開戰至今已有一個多時辰,算起來頂多再有一兩個時辰,遼東援軍便要到了,到時若不能拿下吳三桂,自己恐怕便要凶多吉少,所以左良玉命身邊親衞敲響了面前一宇排開的十二面戰鼓,鼓聲傳出幾里開外,就是站在最前的面士卒也可以聽得一清二楚。

前面地負責率領十幾萬大軍的黃澎聽到鼓聲,大喝道:“聞鼓而進,違令者斬!衝啊!”十幾萬南明軍回頭看看身後督戰隊明晃晃的刀槍、引勢待發的長箭,知道自己若敢後退一步,必是難逃一死。可剛才遼東軍的厲害自己也是親眼所見,十幾萬大軍一時間猶豫不決,不知如何是好。黃澎見士卒停滯不前,大聲喝道:“遼東不過一萬兵馬,咱們卻有二十萬大軍,你們所懼何物?只要全殲了這些遼東兵馬,生擒了吳三桂,救出萬歲,大家便都是開國地功臣!若是後退半步,不説左侯帥決不會放過你們,等遼東援軍來了,大家怕也是難逃一死!”下面軍卒聽了,也知黃澎所言有理,當下有人大聲叫道:“退是必死之局,進尚有一線生機,咱們堂堂男兒,便用這一腔熱血搏他個一生榮華富貴!”十幾萬大軍終於被調起了漏*點,喊叫着向遼東軍大營殺來。面對十幾倍的敵軍,若是旁人恐怕不待敵軍衝到近前便已敗退了。可守在大營中的遼東軍都是各團的鋭,別説一比二十,就是以一敵百,這些遼東軍又豈會畏懼他們。看到黑鴉鴉衝上來的南明軍,站在重機槍後的遼東軍卒不驚反笑,這那裏是什麼敵軍,分別就是一個個的活靶子,就是一件件軍功。

南明軍越衝越近,待衝到營前二百餘米時,首先接他們的便是密集的雷陣。不過因有後面督戰軍的迫,無人敢後退半步,只能用自己的血之軀來見證遼東地雷的巨大威力。雷陣尚未過完,遼東的火炮又已響起,炮彈落在密集的人羣當中,炸出一片片空地。最後便是遼東的重機槍開始發威,手指細的子彈打在人羣當中,彷彿死神的鐮刀正在收割麥田一般,無數人倒在血泊之中,濺起片片血花。戰鬥一直持續着,很快半個時辰過去了,南明軍雖然死傷慘重,可有後面五萬督戰隊,他們不敢後退。膽敢以身試法者早已死在了自己人的刀箭之下。更何況他們此時已殺紅了眼,眼看遼東大營就在自己眼前,明知裏面只有一萬遼東軍,只要殺進去,一生榮華富貴便不用愁了。可就在遼東軍陣地前百米之內至今卻仍未能有一名南明軍卒衝進去,南明軍卻已損失了近十萬人,死傷地軍卒在陣地前堆成了一座小山。鮮血甚至已經進了遼東大營。遼東經過半個時辰的苦戰,也不好過,守在這一側的遼東軍早已經換了幾次,就連騎兵也已下馬手執長槍守在陣地當中。雖説此時他們的戰功早已夠他們連升三級也不止,可此行攜帶的火炮和重機槍已有大半因連續擊而報廢,此時尚能使用的火炮只剩下七十門左方,而這其中還有一半是帶病工作,隨時可能爆廢。至於此戰最重要的殺手鐧重機槍,雖説彈藥尚餘很多,可因為連續擊。

許多重機槍發生了炸膛或是槍管軟化。此時已只剩下五十左右,這還是眾人不斷用冷水為其降温才保住的。吳三桂就站在陣地前,看着仍舊不斷衝上來的南明軍,心中焦急萬分,眼下的形勢,怕是再難是堅守多長時間了,只怪自己太過託大,還真以為自己這一萬兵馬可以硬抗左良玉地二十萬大軍,沒想到火炮和重機槍卻先撂了挑子。自己空餘無數子彈卻又何用?若是援軍半個時辰內不能趕到,自己恐怕真地是要凶多吉少了。因為遼東軍火力有所下降,南明軍已迫近到了遼東軍大營七八十米的距離。後面左良玉也已看到遼東軍此時已成了強弩之末。心中大喜,向身邊親衞道:“遼東的狗崽子已經不行,命夢庚即刻率督戰隊給我衝上去,我親率三萬鐵騎殺往遼東軍身後,兩面夾擊。定要一舉突破遼東軍防線!”傳令兵遠去後,左良玉大手一揮,率領着三萬親衞立即出發,殺向遼東軍身後。而左夢庚也得到命令,命人吹響了進攻的號角,五萬養蓄鋭的督戰隊聽到進攻的號角。舉起手中刀槍,高喊着口號,衝向了遼東軍的大營。吳三桂眼看左良玉發起總攻,忙對身邊吳洪道:“你馬上集合七千鐵騎戰左良玉,不要與之死拼,只需牽制便可,我在此處壓陣,對付這些不要命的王八蛋!告訴將士們,最多隻要再拖上半個時辰,援軍必會趕到!”吳洪也知形勢緊急,擔心吳三桂安危,道:“軍長,不如你率親衞突圍,去尋援軍,末將在此拖住敵軍!”

“吳洪,你跟隨我多年,何時見過我在戰場上後退半步?不必多講,快去吧!”吳洪也知此時想讓吳三桂先走,本不可能,聞言搖搖頭,嘆了口氣道:“末將就是死,也決不會讓左良玉的親衞軍衝進大營,請軍長放心。”説完率領七千遼東鐵騎跨上戰馬,向左良玉了上去。

此時正面戰場上僅剩下不足三千步兵,卻要抵抗南明十萬大軍地瘋狂進攻。三幹遼東步兵再也顧不得火炮、重機槍是否已經過熱,冒着槍炮隨時有可能炸膛的危險,向着眼前南明大軍不停的掃過去。僅僅不到一刻鐘地功夫,十萬南明軍便又有近兩萬人倒在血泊當中,而遼東軍也已是強弩之末。不斷有機槍手、火炮手大聲喝道:“不好,機槍報廢了!”

“我的火炮也不行了!”隨之便是一陣爆裂的聲音,幾名遼東軍卒被炸膛的槍炮所傷,倒在血泊當中。這時南明已是越來越近,距遼東陣地已不及五十米,許多空閒的槍炮手拿起長槍,蹲在戰壕之中,向敵軍擊。臂力好地,將手雷一直扔到敵軍當中,一時間將敵軍打得傷亡慘重。雖然陣地當中的遼東軍已經拼盡了全力,可隨着報廢的槍炮越來越多,南明軍已是越衝越近,吳三桂不得不下令全軍後退到五十米後的第二道防線,繼續阻擊敵軍。

不過許多重炮、重機槍卻已是來不及搬動,彈藥更是散落一地,僅有二十門火炮和十四架機槍及部分彈藥撤回到第二道防線,遼東軍實力大降。這樣以來,更加無法阻止南明軍前進的步伐,若是援軍不能及時趕到,吳三桂今恐怕是難以倖免。另一側的吳洪也早與左良玉親率地三萬鐵騎殺到了一起。左良玉固然是志在必得,可吳洪卻更是早已豁出一條命,也要力保戰線不失,確保身後的吳三桂安全。雙方一方是力充沛、人多勢眾,另一方卻是武器先進、士氣高昂,可以説是旗鼓相當,戰得難解難分。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