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十九首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在楼上那位仪态优美的女子站在窗前,洁白的肌肤可比明月。

她打扮得漂漂亮亮,伸出纤细的手指。

从前她曾是青楼女子,而今成了喜在外游的人的子。

在外游的丈夫还没回来,在这空的屋子里,实在是难以独自忍受一个人的寂寞,怎堪独守!

【赏析】诗的结构看似平直,却直中有婉,极自然中得虚实相映、正反相照之妙。自然界的青,为‮妇少‬的青作陪衬;青草碧柳为红妆陪衬,美到了极至。情的自然曲折,形成了诗歌结构的自然曲折。

诗的语言并不惊奇,只是用了民歌中常用的叠词,而且一连用了六个,但是贴切而又生动。

无须说,这位诗人不会懂得个化、典型化之类的美学原理,但深情的远望或悬想,情之所钟,使他恰恰写出了女主人公的个与典型意义。因其几近无告的孤苦呐喊,与其明的丽质,形成极强烈的对比,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诗人在自然真率的描摹中,显示了从良倡家女的个,也通过她使读者看到在游宦成风而希望渺茫的汉末,一代中下层妇女的悲剧命运。虽然这种个化的典型,在诗人握笔之际,本不会想到。

青青陵上柏【原文】青青陵上柏①,磊磊涧中石②。

人生③天地间,忽如远行客④。

斗酒⑤相娱乐,聊厚不为薄⑥。

驱车策驽马⑦,游戏宛与洛⑧。

洛中何郁郁⑨,冠带自相索⑩。

长衢罗夹巷,王侯多第宅。

遥相望,双阙百余尺。

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

【注释】①青青:本意为蓝,引申为深绿,这里的“青青”犹言长青青,是说草木茂盛的意思。②磊:众石也,即石头多。会意字,从三石。③生:生长,生活。④忽:本义为不重视、忽略,此处指快的意思。远行客:在此有比喻人生的短暂如寄于天地的过客的意思。客,表示与家室房屋有关,本义为寄居、旅居、住在异国他乡。⑤斗酒:指少量的酒。⑥薄:指酒味淡而少。⑦驽马:本义为劣马,走不快的马。亦作形容词,比喻才能低劣。⑧宛:南古称宛,位于河南西南部,与湖北、陕西接壤,因地处伏牛山以南,汉水之北而得名。洛:洛的简称。⑨郁郁:盛貌,形容洛中繁华热闹的气象。⑩冠带自相索:这句说贵人只和贵人来往,不理别人。冠带,官爵的标志,用以区别于平民,此作贵人的代称。索,求也。衢:四达之道,即大街。夹巷:央在长衢两旁的小巷。第:本写作“弟”本义为次第、次序,此指大官的住宅。两:指洛城内的南北两。阙:古代殿、祠庙或陵墓前的高台,通常左右各一,台上起楼观,二阙之间有道路。亦为门的代称。极宴:穷极宴会。戚:忧思也。迫:近。

【译文】荒凉的山陵墓地上生长的柏树,是那么青绿葱翠、郁郁苍苍,山涧溪夜被水冲刷的石头,那样错落有致、聚敛成堆。

人生长存活在茫茫天地之间,就好比是从不知名的远处飘来的一个匆匆过客,碌碌无为的一生也就只是那么一个瞬间。

区区斗酒足以彼此相,娱乐心意,酒淡菜少却也不觉寒酸,在我的眼中还胜过豪华的宴席。

驾起破车扬鞭驱赶着劣马,我们照样在宛洛之间徜徉游戏,阅尽繁华。

城里是多么的热闹,人来人往熙熙攘攘,达官贵人彼此相互探访不与圈外人士来往。

通达的大路两边夹杂着或宽或窄的小巷穿其间,这些巷子口大路边,随处可见王侯贵族的朱门大院豪华宅第。

据南坐北有两个帝王的殿,隔着繁华热闹的城市街区遥相对望,两的望楼角阁巍峨耸立,看上去高达百尺有余。

达官贵人们豪奢饮宴,尽情享乐,但是却个个看上去都像是忧愁颜难展,不知被什么所驱使迫。

【赏析】本诗写作者游戏宛洛,意在仕途。然而他发现这个殿巍峨、甲第连云,权贵们朋比为、苟且度的都城,井非是属于他的世界。

这首诗的主人公游京城而兴叹,生当世,他不能不厌忧时,想到的不止是死和未死之时的及时行乐。其行乐很勉强,是苦中作乐、苦中求乐的无奈,甚至还有几分愤懑的情绪,对人生老病死如恍然一梦的消极受,对时光逝的不知不觉和无能为力。与其说是行乐,不如说是借行乐以消忧。而忧的原因,也不仅是生命短促,还有天地之大、何处安身立命的慨叹。这位失意之士借由他所看到的当时政治首都洛的一些现象,写出了个人不平之和不现实的心情。

这首诗与《古诗·驱车上东门》在慨生命短促这一点上有共同,但艺术构思和形象蕴涵却很不相同。《古诗·驱车上东门》的主人公望北邙而生哀,想到的只是死和未死之前的生活享受;这首诗的主人公游京城而兴叹,想到的不止是死和未死之时的吃好穿好。

西北有高楼【原文】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疏结绮窗①,阿阁三重阶②。

上有弦歌③声,音响一何悲!

大家正在读